该市出租车行业改革正式启动将规范网络预约出租车平台
核心提示|破冰!杭州出租车行业启动改革。浙江杭州市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征求意见稿14日向全社会公布。方案拟取消出租车经营权的有偿使用费,并计划对严重影响出租车行业稳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问题“动刀”。
当天发布的《杭州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实施意见(修改意见稿)》提出:全市出租汽车行业取消实施多年的出租车经营权有偿使用金,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经营权无偿使用。“据初步统计,为此我市将一次性退还2600余辆出租汽车近1亿元的有偿使用金。”杭州市交通局副局长陆献德说,仅此一项,每辆出租车每个月将减少400多元的“份子钱”。


【行业现状】
打车难等问题被诟病互联网专车强势冲击
目前,杭州市主城区共有出租汽车9910辆(不含萧山878辆、余杭723辆、富阳区269辆),分属76家出租汽车企业和944家个体经营业户。在岗出租汽车驾驶员约2.3万人。出租汽车日均客运量60余万人次,年客运量约2.16亿人次,约占地面公交出行量的17%。
随着近几年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杭州市出租汽车行业存在“多、小、散、弱”,经营关系复杂多样,“打车难”和服务差等问题。尤其是2014年下半年以来,互联网“专车”的迅猛发展,给出租汽车行业带来强势冲击,行业改革日益迫切。
【改革重点】
经营权无偿有期限使用清理规范经营关系
自2015年1月1日起,杭州全市出租汽车行业停止收取经营权有偿使用金,实行经营权无偿使用。据前期初步统计,全市将一次性退还2600余辆出租汽车近1亿元的有偿使用金(注:有偿使用金取消,并不意味着司机的“份子钱”取消,“份子钱”包括车辆折旧费、车辆保险费、有偿使用金、公司管理费、杂费5项。有偿使用金取消,起码司机的支出成本降低了)。经营权实行有期限管理,每期6年。期满后,以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结果作为主要依据,优先再配置给服务质量优良的经营者。考核不合格的,按有关规定或协议约定收回经营权。
改革中,为妥善处理出租汽车经营权属不清、利益纠纷不断等问题,明确了2015年1月31日前申报登记为挂靠、买断、半买断经营关系的车辆,经企业与实际出资人共同申请,按照经营权有偿使用金和车辆购置款实际出资原则,将经营权和车辆产权由企业变更登记为实际出资人。
经营关系清理规范后,有利于减少出租车经营利益层级,提高一线驾驶员收入,激发出租汽车单车活力,促进传统出租汽车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提升行业服务质量,夯实市场化改革的基础。
以市场化为发展方向是本次改革的另一亮点。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租汽车运力规模将逐步实现从动态调控到市场调节,定价机制将逐步由政府管制向市场调节过渡。
改革中,对经营权的交易行为进行规范,通过建立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形交易市场,增加信息透明度,维护交易双方权利。出租汽车经营权交易的受让主体向出租汽车驾驶员开放,增加了合法受让群体,有利于引进新的市场主体。在出租车运价上,仍将试行政府定价,并逐步向市场调节过渡。
此外,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优化出租汽车乘坐环境、安装乘客满意度评价器、设立不良信用黑名单等举措,引导出租汽车行业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和水平。
对于社会各界关注的“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等改革内容,记者从杭州市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办公室了解到,改革工作拟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于2015年底完成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第二步就是改革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发展,并将适时出台具体政策。
【改革方向】
政府管制向市场调节过渡规范网络预约出租车平台
【专家观点】
改变杭州出租发展困境为国内其他城市深化出租车改革提供经验
产权、经营权混乱是我国多地出租车行业普遍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挂靠、买断、半买断等复杂的经营关系,使利益争夺一度成为传统出租车行业问题的焦点。
全国公共交通问题专家徐康明教授对此次改革持肯定态度,“受多重因素制约,打车难及出租车服务品质被广泛诟病。服务形式和品质单一、与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严重对立,有关各类出租车司机服务陋习不时见诸报端,司企利益分配矛盾不时爆发”。
徐教授表示,传统出租车行业的深化改革是一项迫切的民生工程,改革的难点之一在于经营权的历史包袱,核心是改革经营权机制,从解决历史包袱上入手,这一探索不仅能够改变当今杭州出租发展困境,同时也能够为国内其他城市深化出租车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
责任编辑:新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