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jindunwenhua@163.com
金盾文化网 >主页 > 警界文化 > 翰墨描绘新时代,盛世荷花映日红——全国名家画荷艺术论坛展播(第4-2期)

翰墨描绘新时代,盛世荷花映日红——全国名家画荷艺术论坛展播(第4-2期)

2020-11-25 18:51 来源:荷和文化研究学会     作者:

关注金盾文化网



       继“荷和隽永奔小康,脱贫攻坚同发展——全国美术名家画荷网展”之后,现结合当前形势,组织策划了“翰墨描绘新时代,盛世荷花映日红——全国名家画荷艺术论坛展”。
 
       此次展播以一文一画创作研讨的方式畅谈作品的文化立意和精神表达,实现提升荷和文化主题创作的时代性、艺术性、精神性的初衷。
 
       当前,创新与发展成为时代强音。我国的“一带一路”就是经济全球化的创新之举,倡导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更是实现全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我国在“冠状病毒”世界范围大流行常态化形势下,实现了经济的平稳与发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十三五”规划也进入收官之年,荷和文化研究学会顺应“时势”,以荷花的气节唤起民族精神的升腾,以荷和的美意传递合作共赢的愿望,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应有的贡献。
 
       文艺的创新,同样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探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路。特别是“荷和文化”的研究与发展,要在“仁和天下”的普遍认识中,紧密契合民族精神又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以“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为归旨,拓展和提升荷和文化主题创作,彰显时代性要求,引发社会共鸣,这是学会的责任和担当,也是我们组织此次主题创作研讨的目的所在。

领导题词

徐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博士生导师
       荷文化与和文化,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画荷弘和”,即以画荷为载体,达到弘和的目标,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邻里关系的和睦和社区的安定祥和。这是新时代文化活动形式上的一个创新。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此次公益网展,以艺术的形式弘扬正能量,是新时代的创新方法之一,感谢艺术家们和主办方的努力!
                                ——张平
 张平:一级作家。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专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
       
       和文化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深为艺术家推崇而抒怀。中国诗书画研究会荷和文化研究学会创会主席刘宝堆带领志愿者撷取荷意蕴,多年来,走进社区、警营、院校,画荷弘和,助力抗疫、脱贫,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画荷艺术家以荷言志,以荷兴思,探索画荷艺术,研究弘和理论,把文化育和谐的理论文献写在奋进新时代的征程上。
                                                                                                                                                                                      ——陈士富
 陈士富: 中国诗书画研究会会长,原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长,少将。
       
       荷合文化研究会同仁秉持莲之精神,凝神静思,虚怀以待,潜心钻研创作,赋诗绘画,书写荷之气韵,刻画荷之风骨,展现荷之大美至妙境界,其旨趣可赞。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
       以荷之精神,虚心,和谐,包容,奋进,荷和一体,既是书写荷之美,也契合我们的时代精神。
                                                                                                                                                        ——阎晓宏
 阎晓宏: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艺术论坛成果
(排名不分前后)

北京    张立辰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导,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院艺术委员,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上海复旦大学艺术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莲》 / 69x138cm/ 2020年
 
《画荷歌》
-张立辰-
 
人类文明多元化,
中华丹青呈奇葩。
翰墨功夫侔万物,
画题囊括人山花。
花中君子殊荷莲,
争出污泥尘不染。
天地文心钟情意,
赐栽华夏砚墨田。
爱荷画荷醉亦痴,
洒笔泼墨意先知。
叶团团枝连连,
纵横开合笔墨织。
画有常法在变,
常变奇平归天真。
诗书画印浑流金,
审美超越有前人。
青藤八大劈蹊镜,
苦铁画气不画形。
白石老人南塘醉,
大颐寿者铁铸青。
画荷艺匠天上曲,
往圣绝学当继承。

北京    赵建军    国家博物馆书画院画家、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教授。
《秋池》 / 34x138cm/ 2020年
《简言》
-赵建军-
       意象!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在巜爱莲说》中有句:出游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我们传统文化意识中人格在立世中的重要性是具有极其特殊意义的!而这种人格的意义关键是起到影响着我们的为人处世的榜样作用!世人爱莲古往今来画者尤胜,那么在今天看来在创作此类题材就有了可以依托的象征意义,在提炼外在特征的描绘时也就有了捕捉形态的角度,这就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的外象形质给了我们在创作方向上有了依据,所以我们就可以在变化万千的形态中找到可以表达高尚人格象征意义的图示所在!

北京    李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油画教研室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风荷》 / 46x69cm/ 2020年
《无题》
-李睦-
       秋日荷塘美的让人心醉,古人云:“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翠绿的荷叶映衬出粉红的荷花,呈现出千姿百态,这是中国画最擅长表达的题材。创作中我主要还是抓动态,瞬间的姿态会给人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风的动力让静态的主体飘动起来,呈现出另一种生命的状态,使之更为生动感人。

北京    谢青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花鸟画系主任,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院书画院研究员。
《立夏》 / 90x60cm/ 2020年
《立夏》
-谢青-
       立夏预示我们已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气温明显升高,雷雨增多,雨水滋养的万物在阳光普照下更加繁茂。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立夏”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到这时候已经直立长大了。自然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立夏时节,春季的百花渐消,却留下了叶茂枝繁,呈现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景象。
       此幅作品选择了绿色为主调,代表生命力和充沛的水源;水中盛放的荷花是夏天最常见的植物,同时也被中国人赋予了高洁的品格,翠盖茵茵的荷叶在夏初带来一片清凉之意。

浙江    冀荣德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藏书票研究会理事。
《我家荷塘》 / 35x136cm/ 2020年
《物我两忘》
-冀荣德-
       夏日炎炎,碧绿的湖面朵朵荷花缓缓盛开,尤如仙女下凡,洁白素雅、淡然芬芳。荷花的美:它不如牡丹那样的浓艳夺人,也不似玉兰那样孤芳自赏,而是身着粉裳,伴着翠裙伸展腰肢,向人们含羞似地起舞。大约文人墨客,都会不约而同地喜欢荷花这高洁和矜持的气质吧。
       我常常会路过西湖边上的荷塘,伴着游人们对荷花的赞美,弯腰触摸荷花温润似玉的肌肤,揣摩着笔墨留在宣纸上瞬间渗化的效果,以及俯瞰着荷池中凋零折落在湖水中的残枝败叶,这一切,默然地让我大脑中曾出现过多少有关荷花诗意的构图:我似在其中,其中似有我,乃身临其景、物我两忘,岂不流连忘返。

浙江    俞切民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冉冉清香》 / 69x138cm/ 2020年
《感荷》
-俞切民-
       韦应物吟咏秋荷,言萧萧远尘迹,飒飒凌秋晓。节谢客来稀,回塘方独绕。
       喜欢秋冬的荷,杆还直立。耷拉的残叶呵护着其下的生物,承诺以冬霜的庇护。我就蹲在田垄,透过荷杆感受那种宁静。

 河北    张文成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理事,全国公安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邯郸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诗书画研究会邯郸创作基地主任。
《留得秋荷听雨声》 / 138x69cm/ 2020年
《留得秋荷听雨声》
-张文成-
       吾运丹青,主攻山水,亦画梅兰,犹喜荷花。
       其“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华,出于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且“荷”“和”谐音,寓意和谐、和平。
       而秋荷,余犹为偏爱。其历经沧桑,却清风依然。或昂首挺立,或低头抱篷,宠辱皆峥嵘,恰似华夏民族历尽屈辱磨难,仍自强不息,且山包海容之精神。
       余写《留得秋荷听雨声》小景,以自勉、自励、自警、自省也。
       是为记。


云南    王燕    全国公安文联美协会员。
《半痴半醉半天真》 / 69x138cm/ 2020年
《半痴半醉半天真》
-王燕-
       美丽的花会让人有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敬畏,但是荷不然, 荷之初,宛若人之初,《诗经》之《国风·陈风·泽陂》“彼泽之波,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寝寐无为,涕泪滂沱。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荷花寄托了多少儿女相思,荷花除了象征爱情,也寓意人与人之间的纯洁友谊,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由此可见荷花在中国有深邃的文化渊薮, 最早始于周代便以莲花作为装饰题材,出现较为抽象的莲纹,到了春秋中晚期,青铜器上的莲纹开始趋于写实,写荷画荷,说荷道和,闲适满纸,甘苦凝墨,唯情字一以贯之。

北 京    刘宝堆    中国诗书画研究会荷和文化研究学会主席,公安部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曾任全国公安文联美术家协会秘书长。
《玉立劲骨拨中流,接天莲叶生清香》 / 69x138cm/ 2020年
《“和”不是一团和气》
-刘宝堆-
       说到和,有些人就以为和是不讲原则,不分是非,一团和气。错!和不仅包括“贵和尚中”,也包含“和而不同”,是两个或多个矛盾体的统一。和不是铁板一块,是经过斗争或磨合达到团结统一,是保留差异的和谐与合作。
       荷花的谐音“和”,以及她与荷塘万物同生共长,甚至与淤泥同存,代表了她和谐的一面,包容的一面。她亭亭玉立,不枝不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又展示了她不同流合污,坚持原则的一面。
       囯画《玉立劲骨拨中流,接天莲叶生清香》,多枝荷杆挺拔向上,恰似于中流拨水,不枝不蔓,展示了她刚正不阿,不与污秽同伍的君子气节,英雄气概。遮天蔽日的荷叶,如云,如雾,如鹰群,如奔马。散发着香气,漂浮与千里,笼罩着两岸。好奇,可爱的翠鸟在低位仰视,更衬托了荷杆高耸入云的娜姿,突出了主体,表达了万物和谐共存的理念。这是我创作的一点体会。
 
 
责任编辑:魏雅君
相关新闻
《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艺术手法通
前几天发表了国画《万紫千红总是春》,许多朋友想了解一下该国画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因为,这个问题太概念化,我就谈一下创作过程中所遇到和解决的几个笔墨问题吧,

19天前

陈家芝谈文化之浅谈“本真”
本真,《说文解字》解木下曰本;仙人变形登天为真。 本真一词,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卓越人物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其深刻的意义和内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儒学哲

19天前

浅谈“本真”
▲陈克年题 本真,《说文解字》解木下曰本;仙人变形登天为真。 本真一词,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卓越人物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其深刻的意义和内涵仁者见仁,智者见

23天前

浅谈“本真”
本真,《说文解字》解木下曰本;仙人变形登天为真。 本真一词,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卓越人物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其深刻的意义和内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儒学哲

26天前

院线电影《天堂行动》揭开面纱,
由上海电影集团影视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宝铼纳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突破传统武打设计思维概念的功夫电影《天堂行动》10月27日在象山影视城宣布目前的筹

31天前

《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本书讲述中国人延传上千年的生活美学传统。作者从体现华夏文明精髓的天地人观念入手,分享中国人在美食、闲居、游赏、器物等方面极富创造性的审美经验,并分析其内在

45天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