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浅 池塘
鱼虾戏水
捕鱼 捉虾
安口腹 享戏耍
离乡 思乡
感极至深处 自跃然纸上
清雅

情韵

角露

醉雨
静思

神游物外

清白坦荡

六根清净 无诸烦恼

风烟俱净 风华流沙

沧浪濯缨 终归化龙
悠香

空谷幽兰

野塘添凉-远山黛旷野香

清气满乾坤
美喻

六顺图

四季平安
诗韵

又见清澈一池潭

时晴时雨池塘景
有聚有散鱼虾㬉(nuǎn或ruò)

碧水影盖浅池塘

蛟龙未遇隐身于鱼虾之间

走好选择的路,别选好走的路,
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
(抄杨绛先生句,共勉之)

古人认为,凡有甲有鳞者,皆为龙
薛更银,字焜方,别署庚寅,号东乡、覃怀郡人。1970年出生,祖籍河南焦作,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黄河文化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目前在河南省地方政协工作,工作之余尤喜读书画虾,绘有百米长卷虾图。
薛更银自幼生长在豫北大平原的农村,流经家乡的白马河和孟姜女河在村子里交汇,清澈的河流是他儿时嬉戏玩耍的好场所,河流不仅滋润了生养子民的土地,也给幼小的他带来了快乐。河中的鱼虾水草是他的朋友,捕鱼捉虾不单单是为了口腹之快,更多的是与鱼虾戏耍。
即长,四处求学,暂离村庄,然对家乡之眷恋,与日俱增。
后舞文弄墨之余,寄情于书画,流经家乡的小河,以及小河流给他带来的欢乐一直萦绕于怀。为抒发心底的爱,摹临白石老人的虾成了他的一大爱好,经数年潜心揣摩,而有形状。
“虾”的寓意深刻,古人认为,有甲有须有鳞者皆为龙。在北方虾则被喻为“龙”并赋予美好的物语;虾身银白色,在南方则有“银子”的意思,而且虾喜聚,有“银子聚来”的寓意。
天造万物,各有灵性,而薛更银先生对“虾”情有独钟,视虾如友。
虾主要由头、腹、尾三部分组成。三对触须,腹分节,尾五节,虾的动态变化主要表现为能伸能屈。
在作品中,薛更银先生用夸张的手法及柔韧有力的线条,将虾的眼、须、钳和虾尾以艺术夸张,体现了虾灵活多姿和大气磅薄、激流勇进的气势。虾须摇曳生恣,既表现了虾的个性,又将虾须的流畅、飘逸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虾尾随移其形而动,犹如舞蹈般的肢体语言,给观者以姿美形谐的舒适感,同时让人感悟虾与水之间“如鱼得水”般的欢畅和神韵。虾与虾之间或虾钳携牵,或嬉戏冲浪,你追我赶,相互呼应,极具情趣。有舒展、有扭曲,姿态各异,活泼稚趣极现。由此观之,薛更银先生用笔情墨韵在赋予“虾”物象美的同时也丰富了其精神内涵。
恋家,爱乡。少时,侣清潭而友鱼虾。待年长,舞文弄墨寄情书画。挥毫经年,融情入画,终成个人风格,且影响非凡。
2016年,中国邮政总局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将薛更银所画的虾选取20多张不同风格的画,制作一套邮票和电话充值卡,并有珍藏版邮册,在全球发行。
不仅如此,他的画更是远销美国、新加坡、荷兰等国。
2017年,薛更银的虾图被我国驻捷克大使馆、捷克查理大学、捷克唯一的中文图书馆——鲁迅图书馆等单位收藏。
2018年,薛更银在北京、郑州、焦作举办画展。同年,在北京与薛春德老先生举办联合画展。到了年底,还在焦作博物馆成功举办了《银虾耀中原——薛更银迎新春国画展》个人虾主题画展。
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薛更银的画作参加全国庆祝主题活动展览十余次。
责任编辑: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