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十九大报告——阐述新时代新思想的超级文本
一、意义重大的党的十九大报告 / 002
二、党的十九大报告主题鲜明、环环相扣 / 005
三、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理解新论断 / 007
四、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 022
五、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及其 内在逻辑 / 027
第二章 时代是思想之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逻辑
一、由“前半程”走向“后半程” / 042
二、深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 043
三、对世情党情国情社情的科学研判 / 044
四、以新版本传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谱系” / 046
第三章 历史方位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理解进入新时代的根据:“由何而来” / 062
二、把握进入新时代的标志:“从何出发” / 069
三、确定进入新时代的目标:“走向何方” / 073
四、揭示进入新时代的意义:“因何而立” / 075
第四章 民族复兴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一、属于引领地位的宏伟奋斗目标 / 086
二、 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主题高度 契合 / 088
三、 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 精髓 / 090
四、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 092
五、 显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 / 094
六、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 / 098
第五章 人民中心论——民族复兴的价值取向
一、新时代新思想的价值取向 / 116
二、人民中心论的基本内涵 / 117
三、人民中心论的理论地位 / 122
第六章 发展理念论——实现强起来的根本之道
一、新发展理念关系我国发展全局 / 129
二、新发展理念关系我国发展根本 / 132
三、新发展理念关系我国发展长远 / 135
四、新发展理念关系我国发展短板 / 138
五、新发展理念关系我国发展方略 / 142
第七章 两大布局论——实现强起来的总体方略
一、推进“两大布局”需要把握其规律性特点 / 146
二、 全面把握新的历史方位对推进“两大布局”提出的目标要求 / 148
三、 深入推进“两大布局”需在方略上注重动力、平衡、治理“三大机制”建设 / 152
四、 深入推进“两大布局”需注重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 / 156
五、深入推进“两大布局”需要提供战略保障 / 161
六、深入推进“两大布局”需要坚强的政治保证 / 166
第八章 战略安排论——实现强起来的“两步走”战略
一、 战略安排必须建立在中西方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 172
二、战略安排必须符合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 / 179
三、 未来3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的根本路径 / 181
第九章 强军战略论——实现强起来的军事保障
一、 强军目标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升到新境界新高度 / 204
二、 军民融合为提升国防和军队建设效益找到新途径 / 216
三、 政治建军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保持正确方向提供根本保证 / 230
四、 军队改革直接把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推向新空间新境界 / 235
五、 把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系统工程来抓 / 239
第十章 命运共同论——实现强起来的国际战略
一、当今世界面临的困境及其深层根源 / 246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出场逻辑 / 251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世界意义 / 259
第十一章 深化改革论——实现强起来的强大动力
一、从重在“杀出血路”到重在“开辟新路” / 266
二、 从重在解决“欠发展问题”到重在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 / 270
三、从重在缩小“发展落差”到重在发挥“制度优势” / 272
四、 从重在强调“改革的全面性”到隆重提出“全面深化改革” / 275
五、 从注重“问题倒逼改革”到注重“思想引领改革” / 278
第十二章 强大政党论——实现强起来的政治保证
一、 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基本思路:从主客体关系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 / 289
二、 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坚持党领导一切和全面从严治党相统一 / 295
三、 政党自信: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 / 300
第十三章 中国智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
一、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 / 306
二、实事求是侧重于事实维度 / 308
三、人民中心侧重于价值维度 / 312
四、知行合一侧重于实践维度 / 315
五、多个维度的逻辑统一 / 318
六、理论精髓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320
第十四章 中国话语——掌握话语权
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 327
二、 坚持政治性、学理性与人民性相结合,走出“话语 困境” / 328
三、争取制度性话语权 / 330
四、贡献中华新文明 / 333
五、 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文明和“四位一体”的全域文明 / 335
六、 建设政党力量、政府力量、市场力量、社会力量耦合 善治的全要素文明 / 339
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人类文明 / 342
后 记
作者简介
韩庆祥,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主讲专家。中央组织部联系的高级专家。
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4年入选“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学领军人才。
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等有关学术机构兼职教授。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能力问题、结构理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出版《论“四个伟大”》《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能力本位》《社会阶层结构理论》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基本思路》等著作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求是》《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190多篇。
获首届“胡绳青年学术奖”等7项国家级奖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重点项目“人的全面发展研究”“马克思的人学理论”等6个。
责任编辑: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