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襄阳疫情阻击战队伍中,有一对公安纪检干部和内勤民警夫妻,他们并肩战斗在战“疫”一线。丈夫黄德伟,是市纪委监委派驻襄阳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办公室负责人;妻子余昌潜,是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治安大队内勤民警。虽然平凡,但是他们身上也有着不一样的战“疫”故事。
大年初一,一起出征
黄德伟的老家,在保康大山农村。妻子余昌潜的老家,在湖北十堰。
腊月三十晚上,他们在保康停留了一晚,本想着初二到十堰丈母娘家里拜个年,而后再回襄阳值班。但是初一早上,余昌潜就接到单位领导的通知,“疫情严重,请速归队”。接到任务后,她简单的和家里的老人、孩子交代了几句,就开始整理两个孩子的衣服、牛奶、药品及作业。她心里明白,武汉疫情严重,襄阳疫情也不会轻,归队有期,但归家不知何时。从保康出发时,两个孩子含着眼泪和他们道别,余昌潜眨巴眨巴眼睛,将眼泪逼回去,摸着孩子们的头,笑着对他们说“你们要听话,爸爸妈妈很快就会回来看你们”。
由于保康开往襄阳的班车已经停运,丈夫黄德伟就担负起送妻子上班的任务。从寺坪农村到襄阳市区,150公里。一路上,村里面用石头、卡车、拖拉机等设置了层层关卡,反复讲明去意后村民们才给予放行。遇到有的关卡无人值守,他们夫妻二人便自己动手把关卡上的石头搬开,而后再一一还原。
危险面前,迎难而上
春节期间,驻局纪检监察组全体同志格外忙碌,既要开展监督检查,也要上路执勤劝返群众,还要把社区“双报到”开展志愿服务。
初二早上,领导在驻局纪检监察组微信群里发布了通知,“市局警务保障部为每名老干部配发了20个口罩,请值班同志通知迅速送达每个老干部手中。”考虑到当天值班的同志正在县里检查,其他同志在家隔离,黄德伟就在微信群里主动请缨,“我马上去,保证下班之前全部送完,其他同志的口罩我也一并送去。”说完,他就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到市局领取口罩。
初二的襄阳市区,因为前两日新闻里已经通报了“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人传人的风险”,所以路上车少人少。领完口罩,黄德伟按照人员名单,把所有口罩点数、分类,为了保证卫生,每个人的口罩他都用一个信封装好,并写上名字。纪检监察组的老干部共6位,住的比较分散,因为之前老干部的慰问都是他陪着领导去的,所以情况很熟。老干部们接到他的电话,都非常感动。当天下午三点,当黄德伟把最后一批口罩送到市公安局襄城家属院时,原市局退休的纪委副书记鲍建鸣笔直地给他敬了一个军礼,他自己也深受感动。
2月11日那天,他和市局督察、审计等同志一起从市区从发到县里检查,一天跑了宜城、南漳、保康、谷城4个县市20多个公安执勤点,行程400多公里,中午来不及吃饭,就在高速服务区匆匆吃了一碗泡面,这样的情况对检查组的同志们来说是家常便饭。疫情防控期间,他们每天深入到全市重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公安执勤点监督检查。在他们心中,他们的工作不算什么,真正的无名英雄是一线医护人员和执勤民警。
妻子余昌潜,除了每天上传下达、收集情况报送之外,还要跟着领导深入各执勤点监督检查。高新治安大队人员少,上级治安部门交办的任务,领导总是第一时间交给她,她从未有过任何怨言。她是治安大队民勤,也是疫情指挥部的中枢神经。每天收集高新区的确诊人数、警力分布和疫情防控情况,不管再晚也要制发一期当天的警情疫情研判专报,为公安民警科学开展疫情防控提供第一手资料。每天晚上七点多,当卫计部门的数据传给她后,她顾不上吃饭,仔细核对一项项数据,经常在晚上九十点钟才回家。
孩子留守,充满矛盾
从初一一别,很快过了20多天,余昌潜一眼也没有看见孩子,她依旧和战友们在一线战斗。丈夫黄德伟也是和同事换班,才回家了两次,给孩子送了些换洗衣服、作业本,瞅一眼就赶紧返回襄阳上班。
每天晚上,一家人隔着手机视频通话,孩子们久久不愿挂掉,问的最多的就是那句“爸爸妈妈,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夫妻俩说完“快了”,就匆匆挂掉,因为害怕看见孩子眼角的泪水。
保康农村条件较差,加上两个老人使用手机不便,他们已经上一年级的大儿子就只能复习上学期的书本。老二已经三岁多了,还没送进幼儿园。对他们来说,随着上学时间的推迟,心里充满了矛盾。若一直不接孩子回襄就会耽误学习,若孩子是接回来了,一方面将面临无人照看的窘境,另一方面则充满了风险。考虑再三,他们决定还是把孩子放在农村,等战胜疫情之后,再给孩子补习。
正月初五,他们居住的小区出现了确诊病历,小区实行全封闭管理,所有居民没有特殊情况不得外出。但是他们夫妻二人依旧会向社区工作者出示警官证,毅然踏上每天的上班路。刚开始每天晚上回家,夫妻俩都很担心,生怕自己传染给对方,反复在身上消毒,后来就慢慢适应了。但是说到接孩子回襄的事,夫妻俩都笑着说,自己太危险了,还是算了吧。
在他们心中,虽然不能陪伴孩子略有遗憾,但他们从不感觉孤独,因为身边还有千千万万的警察战友、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等等都奋战在疫情一线。他们坚信,生命因为奉献而绚烂,等待他们的必将是战胜疫情后的万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