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租赁公司接连丢车
2014年11月中旬,两名男子来到江苏省南京市某汽车租赁公司,用“李×敏”和“李×舟”两张身份证,租走了两辆新车。可约定的租车时间到了,租出去的那两辆新车不但没有如期归还,租车人也联系不上了。
让租赁公司更加紧张的是,车上的定位信号在山东省青岛市一小区的地下停车场消失了。怀疑车载定位设备已被拆掉,租车公司立即报警。
南京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犯罪嫌疑人租车用的两张身份证是假的。通过梳理近期的租车信息,警方发现半月前也有两人用这两张假身份证,在南京另一家租车公司租赁了两辆高档小汽车且至今没还,车载定位信号同样也是在青岛消失。
办案民警分析认定,这4辆车是被同一伙人给骗走了。随即,南京市公安局刑侦部门抽调精干警力,会同雨花台分局成立专案组开展侦破工作。
多地发生同类租车诈骗案
办案民警通过串并案后发现,最近半年来,山东、北京、上海和江苏等地发生过多起类似案件。民警赶往失踪车辆定位信号消失的青岛,通过多方侦查,终于弄清了一名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青岛人于某,29岁。2014年11月20日,专案组获悉,有人持“李×敏”和“李×舟”两张假身份证在江苏无锡露面。
11月20日当晚,办案民警连夜赶到无锡,在当地警方配合下,很快将于某等5人抓获,并查获数张假身份证、车辆租赁合同、车载定位器拆卸工具、信号屏蔽器、假车牌等。同时,警方还在嫌疑人入住宾馆附近查获到犯罪嫌疑人刚刚骗租来的4辆高档小汽车。
面对民警讯问,于某等人对在南京租车诈骗的事实供认不讳。于某承认,他就是系列诈骗案的幕后策划,最近几个月来,他们先后在山东、上海、北京和江苏等地,骗租了成色较新的各类中高档汽车12辆,并在山东低价卖出。警方初步估计,涉案价值超过400万元。
12辆小汽车被追回
随着案件侦查的深入,于某的另外4名同伙先后落网。不过,除了一辆车被青岛警方暂扣外,其余11辆骗租来的车卖到哪里去了,于某自己也说不清。他说,车都是通过微信朋友圈或网络低价出售的,售价仅为车价的三分之一左右。对买主的真实身份,于某也不清楚。
等办案民警找到曾经从犯罪嫌疑人于某等人手中购买赃车的江苏溧阳人吴某时,赃车的发动机号已被打磨掉了,汽车差不多已经被“漂白”。购买赃车的罗某在宁夏银川现身后,民警立即赶过去,将他抓获,并追回了3辆赃车。根据于某等人提供的信息,警方经过一个多月的追查,目前已追回12辆被骗租贱卖的汽车。
目前,10名嫌疑人分别因涉嫌租车诈骗或收赃等罪名被警方刑拘,其中6人已被批捕。
建议适当提高租车门槛
春节临近,租车诈骗犯罪也进入高发期,警方发布温馨提示:
汽车租赁公司验证须谨慎。由于汽车租赁行业竞争激烈,租车门槛一直不高。目前,租车人一般只需提供身份证、驾驶证及信用卡即可租车。像本案中“李×敏”和“李×舟”使用假身份信息租车,其伪造的信用卡与身份证信息并不匹配,但租车公司门店人员均未识破。
建议汽车租赁行业像银行一样建立“黑名单”,供租赁公司接待人员核查。此外,租赁公司工作人员还应注意核查租车人信用卡单据上的持卡人拼音是否与其提供的证件一致。
汽车租赁公司应升级车载记录设备。专案组在实际办案中发现,涉案汽车租赁公司的车载记录装置卫星定位系统一般都安装在车内,很容易被犯罪嫌疑人卸掉。据了解,上海市的汽车租赁公司多将车载记录装置安装在发动机上。犯罪嫌疑人试图卸掉车载记录装置时,车子就会自动熄火,使犯罪成本加大。
广大购车群众还要注意,3万元的奥迪、4万元的宝马很有可能就是赃车,所谓抵押车更是凤毛麟角,切勿贪图便宜擅自购买。尤其是没有行驶证、发动机钢印号被打磨过、车子有过较大变动的车辆,都是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市民切勿以身试法或上当受骗。
责任编辑:新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