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商日益发达的今天,很多人认为与网上先行支付相比,“货到付款”更加保密也更加安全。殊不知,其中竟也潜藏着不为人知的风险。
2月10日,上海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近期侦破的多起银行卡犯罪案件。其中利用“货到付款”当面盗取客户磁条信息后制作伪卡消费的犯罪手法,让人防不胜防。据统计,今年1月5日以来,作为上海警方“迎新春,保平安”专项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公安经侦部门展开了打击银行卡犯罪行动,迄今共破获银行卡犯罪案件16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0余人,追回损失1000余万元。
上海市公安局表示,对于各类银行卡犯罪,将始终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为努力维护上海安全的支付环境和良好的国际声誉做出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呼吁广大市民,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切莫使自己的信息轻易外泄,一旦发生被盗刷现象,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信用卡在身边 短信却提醒外地消费
去年10月15日晚,家住浦东高桥的陆女士在家收到手机短信,她的一张信用卡刚被消费人民币1.5万元。她立即拨打银行客服询问,得知卡里的钱是几分钟前在一家外地商户POS机上消费的。信用卡一直在身边,怎么会平白无故在外地消费?陆女士立即向警方报案。
同样的情况接连发生,短时间内浦东警方连续接到了4起信用卡被盗刷案件。警方调取了相关POS机信息,同时让被害人详细回忆近期用卡情况。据陆女士回忆,她最后一次用卡是不久前电商网购的一次“货到付款”,是用信用卡在对方的移动POS机上刷卡支付的。侦查员发现,其他被害人也有在该电商平台“货到付款”的刷卡经历。
侦查员立即前往该电商平台承接陆女士配送业务的配送站走访,调取公司员工信息及送货情况后发现,这几笔业务都未使用本公司的POS机。疑点集中到配送站宗某、雷某两名员工身上。在进一步对POS机申领机构调查后,一个以张某为首、利用盗码手段实施信用卡诈骗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掌握了犯罪团伙人员信息及活动轨迹后,浦东警方先后在浦东高桥某出租屋和苏州市姑苏区某快捷酒店内抓获犯罪嫌疑人宗某、雷某和张某、朱某,缴获空白银行卡、磁卡读写器、笔记本电脑、POS机等作案工具。
经查,张某等人盗取磁条卡信息的POS机也是从他人处购得,警方经过进一步侦查,在浙江温州将嫌疑人薛某、胡某抓获,缴获大量用于改装POS机的集成芯片、密码键盘、发射天线等物以及电烙铁、电钻等改装工具。
警方提示:
一是刷卡交易要留心。输密码应用手或身体遮挡操作手势。
二是交易凭条彻底粉碎。很多储户在银行ATM机、柜台办完业务后,凭条随意丢弃也可能泄露储户信息。
三是网络支付防“钓鱼网站”。对于需要密码的非接触式网络在线交易,尽可能不在网吧、单位等公共网络上操作;不要随意登录不明网站,小心木马程序套取支付密码;定期更新支付密码。
四是及时开通短信通知。目前绝大多数银行都有短信通知业务,万一出现盗刷情况,持卡人可以根据短信提醒及时发现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五是货到付款交易时,请仔细核对所购货物商户名称与POS机签购单上打印的商户名称是否一致。
责任编辑:新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