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大年收红包,图的是喜庆吉祥。春节期间,除了在现实生活中长辈给小辈压岁钱,子女给父母养老金外,微信、支付宝等也在线上纷纷开展发红包活动。网友开心地收红包,却不知这其中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近日,江苏南京警方连续接到与红包有关的警情,为此,南京警方结合案例揭秘“红包骗术”,提醒大家防止上当。
“好友”发来500元红包链接
2月15日,南京市民周女士的一名“好友”发来一个领取红包链接,周女士点开,中了500元。
周女士很高兴,但没想到领这500元还挺麻烦,需要输入一大堆个人信息,身份证号、手机号、微信账户,填完了这些还要扫描一下二维码。没想到扫描完没多久,周女士就收到银行卡余额变动提醒短信,卡里少了1万元。
周女士立即向朋友核实情况,朋友告诉她自己的微信号已经被盗。周女士立即报了警。办案民警立即对周女士的手机进行检测,发现扫描的二维码里藏有木马程序。犯罪嫌疑人收集到周女士的身份信息后,又通过木马程序盗取支付密码,从周女士的银行卡中转走1万元。
【警方提醒】
近年来,通过二维码和网站链接实施违法犯罪的电信诈骗案增多,仅南京秦淮区就增加了14.5%,新型诈骗伪装性极强。提醒网友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不要随意点开网络链接,应该在手机里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杀毒。
扮客户扮客服让店主发红包
小刘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店,卖一些电器零件。网店开业1个月,生意还算红火。可是近来,小刘频频接到客户的信息,说别的店都有买东西送红包的活动,让小刘也送红包。
很快,小刘就接到“淘宝客服”电话,称能帮助小刘开启发红包功能。按照对方的要求,小刘点开了电脑的远程控制按钮。第二天,小刘发现自己的账户少了8000元,再联系“客服”却联系不上了。
接到报警后,民警调查发现,犯罪团伙伪装成客户对新店铺的商品进行“假拍”,然后向店主提出想要红包,再扮演客服盗取店主账户。
【警方提醒】
遇到这种情况,切勿轻易相信,要分析对方的真实身份。一旦对方要求汇款、转账、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卡号或点击不明链接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一旦被骗要及时报警。
声称派送话费实则骗取押金
1月28日18时许,机场派出所接到多名群众报警,称某村来了个表演团,以送话费红包的名义骗取村民押金。
民警来到现场发现,舞台上的主持人正在吆喝:“珠宝公司周年庆,免费派送话费红包,话费和珠宝价值700元以上。”主持人表示,观众要先拿出200元让工作人员保管,才能免费领取。很多观众便交了200元,但发现领到的红包里几乎都只有10元、5元,珠宝也都是假的。
民警调查发现,5元、10元的小额红包会扔给普通观众,50元、100元的大额红包会给人群中的“托儿”。待很多村民交来200元后,该团伙便趁观众疯抢红包的时候,拿着村民交给他们的钱逃跑。
【警方提醒】
骗子正是抓住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而屡屡得手。在这起红包诈骗案中,只要大家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中奖的总是那么几个人,明显是骗子请来的“托儿”。遇到类似情况不要轻信,要及时报警。
责任编辑:新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