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圈越来越像“生意圈”,随手一刷五花八门的推销信息充斥其中,从几十元的水果、零食,到上万元箱包、服装奢侈品应有尽有。但是,这种基于口碑和信任的朋友圈交易,究竟是给了朋友优惠,还是给朋友下了个圈套?
付了希腊游全款后没下文
白领林小姐是一家在线酒店预订企业的工作人员,在联系业务时,她认识了一家酒店的销售人员胡某。林小姐回忆说,胡某长得阳光帅气,且自称曾在一家知名旅游网站工作过,可以搞到一些便宜的旅游产品。
近日,胡某在微信朋友圈发的一条信息引起了林小姐的注意:“特价希腊9日游,7999元。这个价格真的不能再低了。妈妈说了,好东西要和别人分享。”在林小姐看来,正常旅行社的报价都在1万元以上,这个价格实在是太令人心动了。于是她当即联系胡某,胡某表示7999元包含来回的飞机票和当地五星级酒店的住宿费用。不过,由于这个产品的促销力度大,十分抢手,因此需要先支付全款再下订单。
林小姐毫不犹豫地通过银行转账将7999元打入胡某账户,但之后旅游这事儿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杳无音信,林小姐不得不向警方报案。
抵达异国才知订房款被骗
和林小姐相比,周先生的遭遇更是悲惨。周先生是沪上一家通信公司的老总,他打算近日带领公司员工到国外旅游。在胡某的朋友圈中,他看到胡某给的酒店报价比旅行社的报价低2000元/人。于是,周先生毫不犹豫将20余万元直接打到了胡某的银行卡上。
很快,胡某给周先生发来一份电子邮件,里面是前往马来西亚沙巴州的行程单。单据显示,周先生一行人入住的是当地五星级酒店。订房款也已经汇给了酒店方面,周先生等人到了酒店只需报名字即可入住。
几天后,周先生和同事抵达该酒店,却被酒店工作人员告知,胡某只是向酒店预订了十余间房,但没付一分钱。无奈之下,周先生等人只能先拼凑信用卡,刷取了20余万元的预授权额度,才成功入住酒店。
上海市公安局闸北分局接到周先生等人报案后,迅速展开侦查并将胡某抓获归案。经初步调查,胡某在短短3个月内,骗取了近10人的100余万元。作案手法都是在微信朋友圈晒各种低价的出国游产品,然后骗取预订酒店和机票的钱款。目前,因涉嫌诈骗胡某已被闸北分局刑事拘留。
警方提醒
朋友圈交易只能“微信”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生活消费习惯,以熟人为基础的朋友圈交易,并不是正规的网络交易平台,特别是通过微信发布虚假信息,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杀熟”骗局。朋友圈交易只能“微信”,勿轻信卖家宣传,付款前要多留个心眼儿,同时保留付款凭证和依据,切勿贪图便宜轻信朋友圈,以免受骗上当。
责任编辑:新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