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警方破获特大电信诈骗案

提审犯罪嫌疑人

提审犯罪嫌疑人
生活中,不少人都收到过可以提供低息贷款的短信。殊不知,这些低息贷款短信很有可能是诈骗信息,骗子打着贷款的幌子,将被害人钱财骗走,让急需用款者雪上加霜。近日,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南关街分局破获了一起特大电信诈骗案件,涉案金额40多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有力地打击了电信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上钩
急需用钱者遇到有人“雪中送炭”
家住郑州市管城区某小区的冯某大学毕业后到郑州打工。2006年10月,经过打拼,他开起了服装店,生意十分红火。2012年底,冯某又在银基做起了服装批发生意,生意越做越大,可有件事却一直困扰着他。原来,随着生意越来越好,冯某代理的服装品牌也多了起来,加上库存服装,占用了大量的资金。2014年11月底,有批很好的生意急需大量资金,让他一筹莫展。2014年12月2日14时30分,冯某收到一条短信:“你好,本处可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小额借贷(5万至100万),息低无担保,免抵押。另可代办大额信用卡,前期无费用,电话136××××××××,陈经理。”冯某感到一种莫名的冲动,心中窃喜:“真是天助我也!”他马上按照短信上留的联系方式和对方取得了联系,接电话的是个自称陈经理的女子:“你把你的身份证号码和名字发给我,等我们核实你的诚信有无问题后,会有人和你联系。”挂了电话后,冯某按照要求发了信息,却没想到他已经悄悄“上钩”!
被骗
银行卡上75万瞬间变为35万
2014年12月5日,冯某接到了贷款公司的电话,称他已通过诚信审核,可以办理贷款,并约他2014年12月6日在“公司”见面详谈。冯某如约而至,但他并没有见到陈经理,而是见到了陈经理安排的一男一女两个青年。见面后,男孩简单询问了冯某一些情况,表示其可以办理贷款,贷款金额为200万元。之后,女孩带着冯某到附近的交通银行办理了一张银行卡,并留了对方提供的手机号码,理由是方便办理贷款事项。在办理完银行卡后,陈经理又电话指示冯某往银行账户存入80万元现金作为银行流水,并说明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内部办理大额贷款和大额信用卡,冯某半信半疑,但想着银行卡在自己手里,密码自己掌握,也不怕他胡来,就在卡内存了75万元现金。
2014年12月11日16时13分,在焦急中度过几天的冯某接到了陈经理的电话,对方称内部指标已经通过审核,让他赶紧上网填写交通银行信用卡申请表,并发给冯某一个文件让他下载,冯某按照陈经理的指示下载文件、填写了上次办理银行卡的卡号、密码、家庭住址等信息,一系列动作完成后,冯某总感觉有点不妥,但是说不出什么。到了22时左右,冯某越想越害怕,赶紧去ATM机上查看交通银行的余额。当看到75万元的余额瞬间变为34.99万元时,冯某当即傻了眼,遂拨打报警电话并紧急挂失。第二天,通过银行查询,冯某的银行卡通过网银转账到5张中国农业银行卡上,每笔4万元,通过手机银行转账到5张中国银行卡,每笔4万元,共计40万元,还有100元的网银手续费。那么,这么多钱转到哪了?又是如何在不知道密码的情况下转走的?
追踪
嫌疑人与民警进行高智商对决
郑州市公安局南关街分局案件侦办大队接到报警后,在冯某的指引下来到位于长江广场的“贷款公司”,见到了当时接待冯某的两个青年,两青年表示对公司主营什么业务不太了解,也没有见过陈经理。但通过两个青年的描述,办案民警初步掌握了嫌疑人的外貌特征。随后,民警调取了写字楼周边的监控录像,但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办案民警又调取了银行取款录像,通过反复侦查,目标锁定了一个叫洪艳(化名)的湖南娄底籍女子。该女子曾经在洛阳市因为发送非法信息被行政拘留,民警随即驱车赶赴洛阳市公安局调查了解,确定湖南娄底女子洪艳和郑州籍女子林艳(化名)具有重大作案嫌疑。2015年2月初,南关街分局组织警力赶到湖南娄底深入侦查,发现洪艳的丈夫朱杰(化名)也具有重大作案嫌疑,而且还有两三名身份不明的神秘人物正在慢慢浮出水面。因电信诈骗案件隐蔽度高、作案时间和空间跨度大,调查取证十分困难,容易给犯罪嫌疑人狡辩的机会,而且如果只抓了其中一名嫌疑人,另外的就会闻风而逃。经向南关街分局领导汇报后,办案民警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在湖南娄底,一路在郑州,可时机一直未成熟,办案民警遗憾回到郑州。
又经过半个月的深入侦查,抓捕时机出现,2015年3月23日,南关街分局案件侦办大队办案民警再次驱车赶赴湖南娄底,开始实施对犯罪嫌疑人的收网行动。经过多次跟踪守候,2015年3月27日上午,办案民警终于在湖南娄底某小区将主要犯罪嫌疑人朱杰、洪艳抓获;几乎就在同时,郑州办案民警也收网成功,犯罪嫌疑人林艳也被抓获归案。经讯问,3名嫌疑人对诈骗冯先生40万余元案件的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迫于压力,负责在ATM机取款的嫌疑人王建(化名)和司机王成(化名)分别于2015年4月13日和15日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案件成功告破。
猫腻
银行卡上的钱是这样被转走的
冯某当时办理贷款用的银行卡时留下了一个电话,但是他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手机号码留的是别人的!正是这个不起眼的手机号,让他一步步落入设好的陷阱中。
原来,交通银行网银转账需要输入银行卡密码和手机动态验证码,冯某接到办理贷款电话让填写申请时,嫌疑人让他下载了一个文件,这个文件是木马病毒。嫌疑人之一的“技术操作员”通过这个木马截取了冯某的银行卡密码,通过预留的手机号码获取动态验证码,具备了转账的所有条件。为了在短时间内将卡上钱转走,“技术操作员”通过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同时转账,而且转账时候的短信提醒也是发送到预留的手机号码上,冯某一无所知。要不是冯某短时间内反应过来并电话挂失,交通银行卡上的75万元就会被全部转走。 责任编辑:新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