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9日早上,上海市民刘先生刚到单位,就接到这样一个语音来电,“您好,这里是顺丰快递,您有一份尚未签收的邮件,明天是收件最后期限,详情请按‘0’转人工服务咨询。”由于刘先生是个“网购族”,所以并不感到意外。按“0”后,“客服”表示可以帮刘先生查询具体信息。随后该“客服”称,快递物品是由上海市交通局寄来的一张罚单,原因是刘先生的一辆江苏牌照轿车在中环线上超速行驶,罚款200元并扣3分。让刘先生感到诧异的是,自己名下只有一辆沪牌轿车,根本没有江苏牌照的车辆。也许意识到刘先生的惊愕,该“客服”再三强调罚单上显示该车辆是登记在刘先生名下,并乘机暗示可能有人冒用他的身份信息登记车牌,并建议报警。
在征得刘先生同意后,该“客服”表示可帮忙将电话转接到车牌所属地江苏某地公安部门。刘先生对快递公司能够“转接”外地警方电话有点纳闷,但容不得他多想,对方已经接通江苏警方。一名自称是“陈警官”的人很快骗取了刘先生的姓名及身份信息,并通过所谓的“公安信息系统”比对出刘先生涉及一起跨国洗钱贩毒案件。面对如此“重罪”和“巨额洗钱数目”,刘先生被吓呆了。一旁的同事见状,在征得刘先生同意后,为其拨打了报警电话。上海青浦警方接报后,立即派员赶到现场。而此时,“陈警官”电话已经转到了“重案组”,一名“侦查员”正以保障涉案资金安全为借口,威胁刘先生将所有钱款转到“重案组”的专用账户。及时赶到的民警迅速接过电话表明身份,狡猾的骗子一听对方是真警察便立即挂断了电话。
【警方提醒】
广大市民一定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电信诈骗多以冒充他人、个人信息被冒用、购房退税、航班改签等为由,具有麻痹性和迷惑性强的特点。骗子设套布局,很容易让人掉进陷阱。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对方冒充的是老板、警察、法官,还是快递客服人员,切勿将个人信息透露给陌生人,避免受骗上当。
责任编辑:新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