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先由医院“内鬼”医保科主任物色患癌症将死的住院病人,将其资料卖给骗保人,骗保人为病人办理意外保险,待病人死亡后将其遗体拉到路口,用事先准备好的车辆撞击,伪造交通事故死亡现场,再由该院ICU医生开具“车祸抢救无效死亡”的病历,并拿病历及相关认定材料去保险公司领赔偿金。
长达4年的时间里,共有多名癌症病人的遗体成为诈骗团伙敛财的“工具”,十余家保险公司被骗走人身意外险140多万元。近日,安徽宿州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保险诈骗案,团伙7名嫌犯已被刑拘。
保险公司报案,,牵出蹊跷死亡理赔
今年1月,中国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相继到公安机关报案反映被保险人张某、梁某等交通死亡事故理赔资料疑点较多,有保险诈骗的重大嫌疑。其中一家保险公司业务员称,“多个死于车祸的被保险人,其肇事车辆竟然是同一辆车。”
经警方调查梳理发现,2011年以来,安徽灵璧县人杨某先后在十多家保险公司对灵璧县人崔某、陈某、梁某、张某、李某5人进行投保,且以上5名被保险人均因为交通事故意外死亡,保险公司现已赔付140余万元,仍需赔付160余万元。
据悉,在每一起事故发生前一天,犯罪嫌疑人杨某与交通事故中的驾驶员、抢救医生均频繁联系,且驾驶员均与保险受益人杨某有亲戚关系,事后所有保险的理赔款均直接或间接转给杨某或者其妻子罗某,且其中一名被保险人张某在灵璧县人民医院住院的病历显示,张某因患有癌症于事故前一天宣布死亡,而在保险公司的理赔材料中,张的出院记录、病历记录却显示为:车祸抢救无效死亡。
医院“内鬼”倒卖癌症病人资料,为其投意外险
经警方查明:2011年5月份以来,犯罪嫌疑人杨某通过犯罪嫌疑人王某(灵璧县人民医院医保科主任)提供信息。王某专门物色农村患有癌症即将死亡的住院患者,并将这些病人资料卖给骗保人。
骗保人以癌症患者为被保险人在宿州市、蚌埠市等十余家保险公司分别投保大额人身意外险。按照保险理赔事项规定,在被保险人死亡后,投保人杨某将成为保险的受益人,并拿到一笔不菲的理赔金。
尸体成“道具”,伪造交通事故现场
据审讯,保险买定,待癌症病人医治无效死亡后,犯罪嫌疑人杨某便将死者遗体从医院拉出来,带到预先设置好的“现场”。
同时指使犯罪嫌疑人杨某某(灵璧县人,杨某侄子)等人驾驶机动车和电动自行车,在灵璧县城区故意发生碰撞,伪造交通事故现场,而癌症病人的遗体则成了“道具”。
与此同时,杨某安排犯罪嫌疑人宁某(灵璧县人民医院综合科医生)、李某(灵璧县人民医院ICU医生)对已经死亡的被保险人按照交通事故致伤的程序在ICU内进行抢救,出具虚假的抢救病历。
由于骗保人会将同一个病人在多家保险公司投保,因此至案发,警方统计团伙累计作案竟达42起,犯罪既遂25起,未遂17起,已骗取保险金140余万元。
由此,这个特大保险诈骗犯罪团伙被摧毁,涉案的杨某、杨某某、宁某等7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被依法予以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更多细节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责任编辑:新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