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法治主题日”,公安部网安局举办大讲堂活动

6月5日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法治主题日”,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举办大讲堂活动,向群众介绍日常打击工作中常见的几类网络犯罪,并提供相应的安全防范建议。
一、QQ诈骗
表现形式:不法分子通过盗取QQ的方式,冒充受害者的亲朋好友进行借钱诈骗,甚至还能进行视频诈骗。
提示建议:遇到亲友通过QQ等即时通讯工具借款时,一定要以电话等其他方式跟对方联系核实,确认之后再转账,防止上当受骗;同时要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使用安全保护软件,浏览正规网站,防止电脑中木马病毒,导致资料、信息被盗。
二、网银升级诈骗
表现形式:不法分子通过伪基站,伪装成银行发送欺诈短信,诱骗用户登录伪造的网站输入银行卡号等相关信息,从而盗取受害人的资金。
提示建议:不要轻信此类网银升级诈骗信息,一定要提高警惕,核实确认后再输入个人信息。
三、网络中奖诈骗
表现形式:不法分子通过邮件、QQ发送信息,以中奖为由,诱骗用户打开虚假网站,以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和保证金为名诈骗钱财。
提示建议:提高警惕,摆正心态,不要被中奖信息迷惑,掉以轻心。
四、网络购物诈骗
表现形式:不法分子在网上开设网店,价格远低于市面价格,商品主要来自走私等非正常渠道的物品,大部分为假冒伪劣产品。
提示建议:不要轻信远低于市面价格的产品。货到付款的情况下,要注意验货。尽可能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担保支付。登录网络购物平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核实网站的域名是否正确,防范钓鱼网站。
五、虚假购物网站诈骗
表现形式:各类节假日,是此类诈骗行为的高发期。不法分子通过搭建购物网站等,诱骗网友支付购买,一旦完成转账支付,不法分子就变换域名和联系方式,开始新的诈骗。
提示建议:这些虚假购物网站一般都以打折促销、超低价吸引受害人,所以在这些“超低价”噱头面前一定要保持警惕。
六、网上酒托诈骗、交友诈骗
表现形式:不法分子伪装成少女,在交友网站联系受害人见面,并找合作的酒吧、餐厅进行高消费;或者是通过网络以虚假身份与受害人联系,骗取信任后再以各种名义借钱。
提示建议:不要贸然跟任何网上刚认识的网友见面,也不要到对方指定的地方消费,特别是小的酒吧、餐馆。如果感觉到消费明显过高的话,应该找一个适当的机会报警。
七、销售违禁品诈骗
表现形式:不法分子通过销售所谓的窃听器、枪支等骗取用户支付费用。由于这类犯罪最根本的特点是被骗的网民本身做的事就是违法的,所以被骗以后很少报警。
除了上述各类型网络诈骗案件的特点和防范建议之外,公安部网安局特别呼吁网民:在发生网络诈骗案件以后,一定要留存尽可能多的证据,并第一时间向公安部门报警。
下一步,公安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与银行、电信企业之间的合作,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有效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