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4月9日,客户谢女士接到一条匿名短信,声称可办理工行高额信用卡,谢女士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与诈骗分子联系,对方告诉谢女士需办理工行借记卡开通网上银行领取电子密码器,并预存25000元即可办理50000元额度的信用卡。
4月13日,谢女士按照诈骗分子要求进行办理,业务办理过程中柜员曾提示谢女士注意网络诈骗,但谢女士心存侥幸,业务办理完成后将姓名、身份证号码、卡号告知诈骗分子。
4月14日,谢女士连续收到3笔账户支出短信,金额分别为2000元、3000元和20000元。诈骗分子随后与谢女士联系声称自己为银行工作人员,要求谢女士提供卡片密码,谢女士意识到上当受骗,坚持不提供银行卡密码,同时选择报警并向银行求助。
接到求助后,河南省工商银行洛阳分行工作人员建议谢女士登录网上银行并查看其名下有无保证金账户,但无论是网上基金、工行理财、网上贵金属、网上保险、账户商品、银证业务、网上期货和账户外汇均查不到。工作人员通过PBMS系统查询谢女士资产状况,确认谢女士资产已不在工行,但肯定以类似保证金或产品形式“隐藏”于别处。
工行工作人员一边安抚谢女士情绪,一边指导谢女士与诈骗分子进行周旋,提醒其不要按照对方要求进行任何网上操作。最终,工作人员根据该账号查出扣款方为“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移动普惠金融”,随即协助谢女士紧急拨打徽商银行客服,确认资金通过徽商银行“徽常有财”直销银行购买了华安基金有限公司“聚宝盆”货币基金产品,基金份额仍在持卡人名下。
一起通过徽商银行“徽常有财”直销银行实施的新型诈骗案件被配合默契的工行洛阳分行员工成功识破并堵截,谢女士的资金得以安全追回。
工行洛阳分行相关负责人说,伴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迅猛发展,银行所面对的外部风险环境在不断恶化,各类外部欺诈案件频发高发,该行要求员工不断提高识假反假能力,不断丰富业务能力和知识,及时归纳总结案例,根据交易特征作出准确判断,有效辨别风险事件,切实保护客户资金,帮助客户识假反假。
防骗小贴士
1、骗子利用市民不熟悉英文界面的操作流程,骗其在柜员机上用英文界面转账。提示:千万别在陌生人诱导下进入英文界面进行转账操作。
2、犯罪分子用改号软件冒充95588打电话或发短信诈骗。
提示:千万别说出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和卡背面信息,工作人员不会要这些。
3、熟人窃得密码后盗取U盾,网银被盗。
提示:千万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网银U盾和密码器,它们就像你的保险柜钥匙。
4、废弃银行卡被高价回收,如被用于犯罪,卡主将担责。
提示:千万不要出租、出借、出售银行卡给他人,否则官司可能会缠上身。
5、刷卡时被盗刷机器复制银行卡,被偷窥密码。
提示:千万不要在刷卡时让卡离开你的视线,不要被人看见密码,否则卡不离身,钱却没了。
6、假借朋友名义,向你发来病毒网址,如点击网银或被盗取。提示:千万不要随便点开邮件或短信里的网址,使用网上银行一定认准www.icbc.com.cn。
7、连接免费WiFi而被“钓鱼”,个人财产遭受损失。
提示:千万不要在连接公共场合的WiFi时,登录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