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0日,重庆市涪陵区公安局辖区一位女大学生刘某报案称上午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对方说将为她发放5000元的助学金,没想到,最终却被骗3700元。
办案民警随后向刘某了解详细情况。原来,刘某是大学新生。当天上午,她接到一个外地陌生男子电话,对方称是某知名酒业的工作人员,告诉她之前申请的政府助学金已经得到批准,公司将尽快把赞助的5000元汇给她。听到消息后,刘某高兴不已,以为自己先前申请的政府助学金已经审核通过。随后,对方又说,因为其他工作人员出现失误,将汇款单写成了8700元,需要刘某暂时先汇3700元给他们,然后将8700元再汇给她。
刘某信以为真,赶紧到银行将钱汇入对方所说的账户。当她汇款后,想打电话咨询什么时候能够得到8700元时,对方的电话却再也无法接通。直到此时,刘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警方提醒】
从本案中可以看出,骗子选择的对象是刚入学的大学新生,利用她们思想单纯、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等弱点,以及农村学生因家境贫困,很多人都填写了申请政府助学金这一现象进行诈骗。骗子打听出对方果真申请助学金,且对自己所说的“申请成功”并不怀疑,接着便步步深入。骗子不直接骗取金钱,而是采取变相方式,以其他人员失误为由,先入为主,在思想上误导对方,让受害人认为8700元已经属于自己,即便汇款3700元给对方也不会遭受损失,并且毫无戒备地汇款,让其计谋得逞。
对此,民警支招:首先,希望大学生不要只顾埋头读书,要时刻关注社会,并且提高防范意识。其次,贫困大学生助学金要经过严格审批,如果有企业赞助也需要通过学校组织发放,不要让赞助者与申请人单独联系。大学生在填写申请助学金资料的同时,还应关注相关情况,如发放形式、途径等。此外,一旦遇到此类“赞助商”的电话,应提高警惕,巧妙应对,要主动和学校、当地教育部门或警方联系,以证实真伪,不要听信对方花言巧语去银行汇款。 责任编辑:新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