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感言:
艺术,让我忘却了痛苦与寂寞,尽情地逍遥于纯然、浪漫、诗意、自由的精神世界。 ——纪远英
我无法抗拒美的诱惑,从而成了艺术上的忠实“赌徒”。 ——纪远英
纪远英(子英) 男 满族 北京市人,斋号:大泼墨(纪远英大泼墨艺术空间)。17岁始曾师从50年代留苏画家马运洪先生(中国色彩画权威)学习油画,21岁同时研习中国工笔画及小写意,后又继而转向大写意泼墨。曾师从齐白石高足、著名大写意画家卢光照先生,同时深得艺术前辈华君武、黄永玉先生精心指教。作品多有发表与获奖,艺术简历被编入《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大辞典》。1989年曾为亚运会捐赠《八十七神仙卷》、《伯牙鼓琴图》等临摹作品。1997年曾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中山书画社副社长,民革中央画院理事,中国美协北京会员,中国华夏万里行书画家协会副会长。
附:
『
近年来,画家纪远英先生在追求着一种新的艺术境界。大泼墨既是中国画的一种风格与技法,同时也是基于画家个人的气质禀赋而确立的一种特有文化品格和精神境界。他将"大"视为无极;"泼",就是运动形式和生命的永恒状态;"墨",则是大千之幻化。一张无生命的白纸,一旦泼墨其上就有了生气、生机与生命,就有时空与秩序。
纪远英是当今画坛上难得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其作品曾以简约洒脱、清新明快的艺术风格获得诸多艺术前辈的嘉许与肯定时,他却又"不安本分",再拓新局,由写意画转向了大泼墨。理由是既有的艺术样式不足以传达出个人的情怀与憧憬,于是突破三维时空和立体成像的艺术规范,转向了更为恣肆奔放、且具有抽象意味的大泼墨,藉以揭示天地之大美,万象之律动和亘古之情思。《心界》、《天地之约》系列作品就是这样挥写出来的。这些作品由于颠覆了人们已有的欣赏习惯,但对画家来讲,却体现着对传统精神的深入思考,对艺术真谛的执著解读。为此,谨寄语七言二首,权作对纪远英艺术创作的注脚与激励:
为嫌描摹拘性情,直将彩墨泼画屏,
未动笔前已意远,既挥毫后更神凝;
看似无规实有矩,缘于自信故从容,
剷平沟坎知多少,始能水到而渠成。
其 二
一山放过一山恒,治艺真个属征程,
不陷绝境焉知险,未凌极顶敢夸能;
为有乌云遮日暗,故的山花招眼明,
多少风光看不尽,全在迂回一路中。
』
(摘录中央美院著名美术评论家杜哲森教授引言)
它是纯真、质朴、天然之大美,追求生命的本质之美,追求一种与天地同和的境界,并在这个过程中,锤炼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的视觉语言。观其画使人的心灵神游于天地之间,聆听天籁之音,品味大象之美,此意境令人神往。

大 吉

心 界

荷 情

大展宏图

天 马

心 界(系列之9)

猫(纪远英画 欧阳中石题)

花非花

花如梦

国色天香

昭君图

国色天香

墨牡丹

夏 梦

山 水

伯牙鼓琴图

清 心

风 竹

福 娃

祝 寿

闲云野鹤
责任编辑: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