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jindunwenhua@163.com
金盾文化网 >主页 > 警界文化 > 摄影 > 用光影呈现身边的感动

用光影呈现身边的感动

2015-03-07 10:25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雍冉冉

关注金盾文化网


【人物简介】
       杨振华,现任江苏公安边防总队张家港边检站政治处干事。江苏公安文联会员、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新华社、人民图片网签约摄影师。多篇作品曾获全国及省市级摄影奖项。


寒江独钓   杨振华 摄

        如果问杨振华的照片和别人的照片有什么差别,那就是他照片中流露出的真挚情感——
 
  “一名合格的摄影人,既要把真实的情况记录下来,又要能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这是杨振华对摄影的个人感悟,也是他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
  从事摄影超过15年,杨振华喜欢用镜头捕捉身边的感动,定格美丽的瞬间,温暖大家的心田。如果问他的照片和别人的照片有什么差别,那就是他照片中流露出的真挚情感。
 
   用镜头记录身边的感动
  自高中就开始接触摄影的杨振华,如今已经有15年的摄影经历。2006年,杨振华走进了张家港边防检查站,也把这一爱好带进了部队。
  在张家港,杨振华遇到了自己的恩师,现年73岁的摄影家张龙法。“身边的东西都还没拍好,怎能去拍别的?”这是张龙法时常告诫杨振华的一句话,对杨振华影响很深。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杨振华只要有时间,便会端起相机来到港口,拍港口的浪潮,码头的夕阳,捕鱼的渔民。他一直在寻找能触动人心弦的场景和画面,有些时候,为了能够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画面,他会在一个地方等上数小时,甚至是一夜。
  《夕照金港》是杨振华拍摄张家港港口风景的代表作之一,为了捕捉夕阳破云出的瞬间,杨振华爬上塔吊等了整整四个小时,拍照片却只用了几分钟。
  然而杨振华最喜欢拍的还是人。2011年12月的一天,杨振华在与巡查队队员章俊罡交谈中了解到,靠泊在港务局码头的中国香港籍轮船“新吉祥三号”的船长范和新,自从1岁随父母去台湾后,62年再也没有回过家乡海门市三和镇,想趁着这次停靠的机会寻找自己的亲人。
  “帮范和新寻亲”,这样的想法刺激了杨振华的新闻“神经”。他和巡查队员们决定一起帮助范和新返乡寻亲。寻亲路上一波三折,在当地派出所的帮助下,范和新终于与唯一健在的姑妈团圆相聚。一路上,杨振华用摄影人的独特视角,体会着范和新的心理活动,抓拍下不少感人镜头,一篇题为《台胞船长62年后的乡归之旅》的图文专题报道诞生了,报道先后被《人民日报》《张家港日报》等媒体整版刊载,并作为张家港新闻行业唯一代表获得了江苏省优秀新闻摄影作品铜奖和第十四届苏州新闻奖“优秀新闻摄影”奖。
  “能用自己的镜头记录身边的感动,是一件再幸福不过的事了”,每当有人问杨振华为什么痴迷摄影,他都会笑着这样回答。
 
   用图片表达自己的情感
  作为边防检查站的民警,杨振华和战友们担负着张家港口岸出入船舶及其员工边防检查和监护管理任务。他们的身份是特殊的,工作也是特殊的。救助受伤船员,帮助台胞返乡,提供便捷服务……杨振华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许多官兵成了照片中的主角。
  2009年9月,公安部边防局在张家港设点进行“大练兵”军事考核,张家港边检站上等兵王惠波代表总队参加五公里武装越野。为了给总队争光,王惠波也是“蛮拼的”,一直拼了命向前跑。杨振华注意到了这位黑脸膛、浓眉毛的战士,从起点到终点,一路偷偷跟着他,用相机捕捉精彩画面。这便有了那张王惠波翘起眉毛,极度吸引人眼球的《武装越野》。
  这张照片后来被放大,印刷了很多张,张贴在张家港边检站的训练场、宣传室等角落。王惠波一夜之间成了当地的“名人”,战友们亲切地称这张照片为“黑波”。也正因为这张照片,杨振华获得了全国环太湖摄影拉力赛优秀奖,许多人不知道他的名字,却知道他是拍“黑波”的人。
  照片也是有生命力的。《萍聚》《入警大学生燕翔的一天》《台胞船长返乡记》……入伍九年来,杨振华用自己拍摄的一组组图片故事,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有久别重逢的亲情、战友之间的兄弟情、热血男儿的报国情。一张张让人久久难以忘怀的照片,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这些照片先后被各类媒体选用,获得了国家、省市级摄影比赛奖项。
  2012年8月,在张家港边防检查站建站30周年之际,杨振华举办了“扬帆”主题个人影展,杨振华认真梳理和挑选了自己15年摄影积累的精品佳作136幅,围绕忠诚、爱民、习武、执勤、口岸、行摄等6个篇章,精心制作宣传展板,一个月时间内,观展人数超过3500人次。馆长开玩笑地说:“你的影展是我们这里的招牌,好多人都来看。”杨振华明白,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张照片,而是凝聚在画面中的那份情感。
责任编辑:新闻眼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