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近年来,浙江省平湖市公安局广陈派出所立足长三角区域警务一体化发展背景,以“公安大脑”建设为牵引,以平安边界为目标,开展立项研究,积极探索以平安指数引领边界治理新模式,推动跨省毗邻区域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创新谋变,构建精准高效的指数体系。“长三角”平安边界指数,是衡量边界平安建设状况各项客观指标的综合相对数,以汇集警情、矛盾纠纷、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电诈发案等各类安全“大数据”为支撑,由内容、方法、应用“三大体系”构成的综合性指数体系。通过建立集网格协同、金边卫士、跨界联动等10个场景于一体的跨省域社会治理协同平台——“长三角社会治理协同应用”,构建“联查、联管、联防、联调、联宣”五个一体化新模式,贯穿省、市、县、镇、村社区五级架构,将指数应用进一步延伸至最基层,实现浙沪两地多部门多跨协同,共同打造长三角“平安边界”跨界治理新格局。

数字赋能,为平安边界建设插上“智慧翅膀”。聚焦数智管控,统筹开展接壤区域视频监控选点、新建、改建工作,整合毗邻边界视频监控3.7万路,完成12个智安小区建设,实现点位互补、网络互联、平台互通。全域绘制跨省域毗邻治理地图,归集落图毗邻地区地理信息、网格力量、户籍人口、流动人口、通勤人员、重点场所、视频监控等“7+N”项相关社会治理重要数据120万余条。采用智能无感化采集、大数据后台分析、综合评价等方式相结合,每一个年度对毗邻边界两地开展平安边界指数统计,实现毗邻区域社会治理信息一图汇集、一屏掌控、一体联动,为精准研判、智慧治理提供数字化支撑。
打防实效,平安指数创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浙沪两地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但毗邻边界存在协调难、治理难、融合难等问题,毗邻双方一直承受着较大的边界社会治理压力。平安指数的创建破解了毗邻区域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对安保维稳、基础管控、环境监测等方面起到预警预测作用,自应用上线以来,已累计调动处置涉及各类跨省事项160余起,处置时间从原来平均5天缩短至2天,矛盾纠纷数量同比下降40%。

“一桥跨两省”的山塘桥横跨于山塘河之上,北为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山塘村,南属浙江省平湖市广陈镇山塘村。前段时间,廊下镇山塘村一老人走失,村里工作人员通过调取视频监控发现老人已到广陈镇这边,随即通过长三角社会治理协同应用手机端,将事件协同到毗邻的南山塘村和广陈派出所,信息快速流转到网格员和值班民警手上。通过调取“金边卫士”视频监控加巡逻车队、网格员寻找,线上线下合力,仅用两个小时就找到了老人。

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平安指数的创建是浙沪两地将数字技术全链条、全周期融入长三角地区社会治理,努力实现各城市间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接口,各类智能应用场景互认互通的一项具体实践,为长三角一体化跨省域基层社会治理、跨省边界社会治理理提供数智赋能的平湖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