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刘华卫
6年多时间里,周亮在办案之余不仅写下了7本10余万字的刑侦笔记,而且通过对长年累月记下的刑侦笔记进行“关联搜索”,先后成功破获各类积案10余起,有的成功案例还被公安部收录为技战法运用典型战例。
陕西省宝鸡市公安局金台分局刑警大队民警周亮是个有心人。
“用荧光灯照射邮票右上角,会显示出一组数字,据此可查出其最终的销售地点。”“车主信息与驾驶人信息不符,嫌疑人可能超过两人……”谈起自己刑侦笔记上记载的这些心得和感悟,周亮不但能一五一十讲出背后的故事,而且对当初决定撰写刑侦笔记的初衷记忆犹新。
老民警的“笨办法”让他茅塞顿开
2008年,周亮被分配到金台分局刑警大队工作。那年,金台分局辖区频繁发生撬盗老式防盗门入室盗窃案。在案件侦破过程中,队里一名老民警通过翻看自己的工作日志,找到了之前未破获的同类案件犯罪嫌疑人的相关信息。老民警通过比对,很快发现嫌疑人的作案手法十分一致。不久,老民警根据判断准确梳理出一条重要线索,成功打掉了一个特大入室盗窃团伙,破获系列案件40多起。老民警的“笨办法”让周亮茅塞顿开。从那时开始,周亮便在执勤办案和学习生活之余,开始精心撰写刑侦笔记。
周亮自从开始撰写刑侦笔记后,刑侦笔记的“栏目”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充,融入了周亮大量的心血。他不满足当初简单的流水账式刑侦笔记,逐渐增加了诸如案件描述、嫌疑人及其关系人信息、破案思路、案件总结、案件运用的法律条款注释、图片信息,以及特殊物证细节板块。在每一个板块里,周亮又列出许多子目录,专门记录分析案件侦办过程中走过的“弯路”和关键时刻闪现的“灵感”。6年多时间里,周亮已写下厚厚的7本刑侦笔记,全面记录了自己参与侦破的200余起刑事案件办理全过程,其中三四十起重特大案件的侦破经历和心得成为分局开展业务练兵的培训教材。
近年来,周亮凭着娴熟缜密的侦查技能,一直担任分局刑侦专业培训教员。在每年举办的培训班上,周亮都会用生动翔实的刑侦笔记做教材,图文并茂地手把手给基层一线培养刑侦破案行家里手。现在,周亮带出的10多名“徒弟”分别在分局派出所和刑警队,成为刑侦破案的骨干。
工作笔记是找到案件突破口的好帮手
在电脑手机很普及又很便捷的今天,撰写刑侦笔记究竟用处大不大?有没有必要?面对这个疑问,周亮有独特的答案。在他看来,尽管高科技设备和手段很便利,但是刑侦工作细节是破案的关键,特别是受各种因素制约,类似于嫌疑人使用的绰号,以及嫌疑人作案手法的差异等细枝末节内容,通常在电脑上是难以找到的,而这些细节恰恰就会变成破案的突破口。
正是由于这样的理解,周亮办案的质量和数量连续多年位居分局之首。依托日臻完善的刑侦笔记,周亮先后破获了10余起重特大积案,他办理的一些案件被收录到公安部技战法推介书中。2014年8月9日,金台分局收到一份外地警方的协查通报,协查通报上的一条信息引起了周亮的注意。周亮下意识地感觉到这个被协查人员好像在哪里见过。周亮通过翻阅刑侦笔记本,很快发现被协查人员的照片和笔记本里记录的一个在逃人员特别像。周亮进一步比对此人的家庭信息、活动轨迹以及社会关系后,断定此人就是一起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的嫌疑人。周亮带着同事急赴外地,通过进一步审讯,最终证实被协查男子正是潜逃近17年的犯罪嫌疑人郭某。嫌疑人郭某被押解回宝鸡途中,嘴里不停地嘀咕说:“真是太不可思议了,都过去17年了,我隐姓埋名想混下去,咋还是被你们找到了。”
责任编辑:新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