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jindunwenhua@163.com
金盾文化网 >主页 > 警界文化 > 文学 > 蝈蝈:写诗,要有一颗记述生命状态的心

蝈蝈:写诗,要有一颗记述生命状态的心

2015-01-23 15:55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心灵

关注金盾文化网

        这正是一个聪明而有野心的写作者该有的态度,他不显山不露水,安安静静地待着

        蝈蝈,真名叫郭海滨,是甘肃省成县公安局的一位警察诗人。
  蝈蝈是我在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公安作家)的同学。我们这个班共有48人,其中诗人占了足有四分之一比例。
  看蝈蝈的外表,你很难把他想象成一位诗人。他憨厚朴素,个头中等,性格中规中矩。在鲁院上课时,他总是坐在第一排,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他去得早给自己调换的。上课的蝈蝈很认真,聚精会神的,但就是不见他记笔记,别人问他,他就带着他那副腼腆的笑容答:我带着录音笔呢!
  他不爱说话,好像总在思索,然后,会把这些思索换成美妙的诗句。他也不怎么爱热闹,篮球赛、联欢会、诗歌朗诵会,他都只当观众。但他也不是一个封闭自己、拒绝别人的人,相处起来很容易。他有三个笔名:苇芒、蝈蝈、小小,从这些名字里,能看出他把自己放得很低。
  把自己放得很低,并不意味着他没有悟性和水平。相反,这正是一个聪明而有野心的写作者该有的态度,他不显山不露水,安安静静地待着。鲁院曾经为我们班办过一次诗歌研讨会,蝈蝈是四个被研讨对象之一。专家们对他的诗作比较认可,同时也给他今后的诗歌写作指明了方向。
 
    生命里不可或缺的星光
  蝈蝈高中时就喜欢上了写作,一写作就从诗启程。他说:“写诗让我安静,让我能听到汉字悦耳的声音,体会汉字的排列之美、节奏之美与表达之美。”
  1993年,他考上了甘肃省人民警察学校。1994年初,警校第一学期的寒假,蝈蝈给好奇的父母讲完警校生活后,一家人又聊起从前在河西走廊生活的点滴回忆。当晚,意犹未尽的蝈蝈趴在家里的土炕上,写下了一组关于河西的诗作。开学后,他把这组诗工工整整抄在方格纸上,寄给了当时在全国颇有影响的《星星诗刊》。第一次往外投稿,他根本就没想着能发表,过后自己就忘了。
  没想到,两个月后,他收到了《星星诗刊》编辑老师的留用信!不久,他收到了当年的第8期《星星诗刊》杂志。在重头栏目“青年诗人16家”里,杂志刊发了蝈蝈的这组《黑河,我褪色的六弦琴》。第一次看到手写的东西变成了铅字,并且在一直以为遥不可及的刊物上发表,蝈蝈说:“就像天上砸下来一张大馅饼。”
  至今,他还保留着这本样刊,也清楚地记得,这组诗的稿费是30元。穷学生把这笔“巨款”全部买成了饭票。能给父母亲省好大一笔钱,他开心了好长时间。
  警校毕业,他被分配到成县一个山区派出所工作。当了警察后的他,工作之余写诗、写小说、写散文,各种文体都想尝试。四年后,得益于文字才能,他调入局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2004年,《人民文学》举办“德意杯”青春中国诗歌大赛。蝈蝈从网上获知后,将平时所写的一组诗作《春天的搬运工》发了过去。某天,他突然接到北京打来的电话。电话里,对方首先祝贺他获得了三等奖,然后说《人民文学》杂志邀请他到北京领奖。第一次踏上开往首都的火车。从时任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的张健先生手里接过奖牌时,蝈蝈真切地感受到文学带给他的荣光和美好。
 
    关爱朴素的底层世界
  我们读诗,能在记忆里留下的句子,自然是“珍珠”。蝈蝈的诗朴素,也很爷儿们。这符合他的外表,也符合他对家乡、对生命状态的敬畏。
  《季节之书》收录了近年来他发表在各大报刊的131首诗作。按写作时间顺序,共分《向西》《时间里熟睡的婴儿》《点灯说话》《季节之书》《春天的搬运工》和《在先秦的大地漫游》六辑。其中,他写历史,《秦地》:“累死的壮士被筑入土城,一腔土语零落他乡,土做的人终归于土,驻守黑暗的边疆。”《六出记》:“这是战士的命运,这是雪停在炉火上的宿命,他注定要在西羌征战不休,四顾大野,暗夜里窥视的敌人放射着杀气。夜鸟交交,清风不会化去满心的忧虑和寂寥。”他写家乡,《雪·棉袄》:“围着白头巾的祁连,喂我乳汁的娘。”《回老家》:“爹和姐从老家回来,拍拍身子,枣花和大麦的香气弥散开来。”他写母亲,《娘把一双布鞋做了很久》:“用干柴般的手和布顽强斗争”;《娘告诉我》:“娘说了半天关键的一句,娃们进城,变成了不孝的儿子。”
  蝈蝈的散文也朴素。他把自己对生命的洞悉付诸笔端。他的散文集《大野之香》收录了2003年以来他的散文、随笔作品34篇,共分《山风吹过峡谷》《河西是个风筒子》《人与物》《迎风站立的虚空》和《石头歌唱》五辑。他的散文紧贴土地与底层,以深切的感受、独到的视角,关注庞大的社会底层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他的亲人,他的乡邻,还有养育他的土地。蝈蝈以一腔柔情描摹了这些人的生活场景、言行举止,用体恤悲悯之心触摸他们的内心,向读者展示了这一阶层贫穷而又坚韧的真实生活。这些作品证实,生命在他眼里是庄严神圣的,哪怕是平民世界的苦与乐。他在用写作的方式表达对底层生命的关爱。
  多年的警察生涯,让他懂得珍惜生命、敬畏大地;而写作,则让他在珍惜和敬畏中能用汉字去记述生命之爱与美,讲述内心之真与善。
  他说:“写作,应当指向一个明亮的地方,闻花香,听流水,最关键的,要有一颗记述生命状态的心。”
关于写作的五个关键词
□蝈 蝈



蝈蝈部分作品集封面
        我一直认为,诗歌写作是敏感的内心在自我观照与神性启示下的真实表达。我的诗歌乃至其他文体的写作,仍有五个关键词需要不停地去思索、探究与实践。
  发现。发现即创造。诗人能对日常生活和经验进行重命名,就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一首诗,是对平常事物与万物灵魂的新鲜的发现与表达。在我看来,发现是一位诗人成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阅读当下诗歌时,我们为什么会有雷同的感觉,就是因为诗人个体缺少发现。
  传承。新诗的传统来自于旧体诗,来自于一代代从事新诗写作的诗人的优秀文本,来自于汉语的内部,来自于对西方诗歌传统的审视性的接纳。一个诗人的野心,应当建立在传承的基础上,以新诗的体裁来传承中国传统诗歌精神。新诗与旧体诗虽然表达形式不同,但内在的诗歌精神应当是一脉相承的。
  意外。每一首诗,都是我们与世界的一次意外的邂逅。意外是另外一种发现和命名。当我们发现诗意的时候,如何把它表达得更加接近于内心的感受,这就需要制造一些意外。汉语是一门能够经常制造意外的语言,与之相称的汉语诗歌,则更是制造意外的一门艺术。词语的重组,意象的安放,新鲜独特而又陌生的表达等等,都会给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甚至振聋发聩的感受。制造意外,应当自然天成,是对诗人经验和智慧的考量。
  内省。一个诗人,无论他生就什么样的身世,经历过什么样的境遇,他的内心一定是天真而强大的。每位诗人都是自恋的,而在自恋背后,体现的是对时间与空间的敬畏,对灵魂的追问,和对生命的终极思考。内省,是诗歌的一个基本元素。首先看到自我的缺陷、灵魂的委琐、生存的渺小,才能更加深刻地去体验、追寻与之相对立的完美、优秀和伟大。
  难度。诗人应该给自己的写作不断增加难度。这就需要给自己的阅读(平面阅读、对现实的阅读),给自己的思考,给自己切入诗歌的途径、技艺不断地增加难度。诗人应该有很强的对文字和现实的警惕性。怀疑,认同,再怀疑,再认同,仿佛西西弗斯一样,不停地与自己的写作去“争斗”。没有难度的写作是没有出路的。给自己的诗歌以及文学创作不断设置障碍,无论是语言上的还是内容上的,无论实的还是虚的,设置那些充满危险与重量的障碍(难度),无疑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责任编辑:新闻眼
相关新闻
《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本书讲述中国人延传上千年的生活美学传统。作者从体现华夏文明精髓的天地人观念入手,分享中国人在美食、闲居、游赏、器物等方面极富创造性的审美经验,并分析其内在

45天前

散文|篱园小记
刘 奇(湖南湘潭) 抬头看向天空,湛蓝如洗。篱园掩映于翠绿的溪流、菜畦、稻田、荷塘中,清风掠过,稻香扑鼻,荷叶轻摆,苇丛沙沙;白鹭踩着轻盈的舞步,在田间、溪

90天前

漂逝的扁担
文/刘雨歌(湖北十堰) 站在高高的山岗,面朝堵河瞭望。 牛玉清的家住在房县以西的姚坪乡,离穿山而过的堵河边约有两公里处的陡峭山坡上,坐在门口就能将一河无声无

306天前

刘雨歌:神驰楚地十堰 体味车城
刘雨歌(湖北十堰) 如果说想寻找一个城市的记忆,那就要找到这个城市最老的那条街。这里是人们最初生活的地方,这里有古老的建筑,如弓月小桥、包浆石板、古朴民居以

308天前

长篇非虚构叙事《海南岛传》举行
2020年11月23日上午九点,由海南省文联、新星出版社联合主办,海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海南岛传》首发式座谈会在海口举办。各方领导、专家高度重视,与会者包括

376天前

枫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陈清武(湖南湘潭) (一) 吱!一个急刹,中伟将车停在了斑马线旁。你们坐着别动,他跳下车。金萍见斑马线上一老太太正双手扶着拐杖,弯腰驼背一步三摇地往前

378天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