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jindunwenhua@163.com
金盾文化网 >主页 > 警界文化 > 文学 > 《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2021-10-20 16:10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关注金盾文化网


       本书讲述中国人延传上千年的生活美学传统。作者从体现华夏文明精髓的“天•地•人”观念入手,分享中国人在美食、闲居、游赏、器物等方面极富创造性的审美经验,并分析其内在的对情性、品德与人性之美的追求,全面呈现中国人宏大多彩、饶富趣味的生活美学传统。

       作者作为“生活美学”的发起人,此书汇集了他多年梳理、发现和总结的经验与体悟。近一百五十幅精美图片的呈现使全书如一幅移步换景的长卷,韵味悠长的绘画、庄重的礼器、精美的佩饰融于多姿多彩的生活日常之中,这才是中国人的“审美即生活”。

目 录
 
引言美哉,中国生活!
 
第一讲天气时节之美
 
天有大美自不言
美之天与气之美
春秋冬夏美循环
四时幽赏各有色
生生节奏律动感
 
第二讲地缘万物之美
 
中国人敬天亲地
花草为伴慰平生
四时清供尚花道
观鸟听禽别有恋
虫兽鱼能入法眼
 
第三讲鉴人貌态之美
 
丽天理地中立人
以貌取人之相人
名士崇美尚风流
食色男女真风情
女子标准德才色
 
第四讲饮馔品味之美
 
美之味与味之美
醉乡日月千壶酒
洗尽尘心事茶艺
品泉论水真无香
三合其美成茶事
 
第五讲长物闲赏之美
 
清福快活系于物
明清趣味相亲傍
物丰富配情复苏
长物闲情何处寄
赏玩物癖活泼心
 
第六讲幽居雅聚之美
 
闲居可参于天地
苗圃庭园寄闲情
同流雅集为交流
文人结社求交游
园林当中活故事
 
第七讲山水悠游之美
 
山水方滋大发现
游具齐备出游来
游山玩水真情景
三教眼中三重山
取境冥心心冥境
 
第八讲文人雅趣之美
 
好个光焰万丈长
文人文采植道根
以诗缘情重酬答
飞鸿传书情意重
文房四士独相依
 
第九讲修身养德之美
 
尽善尽美美善乐
文质彬彬方君子
从体养气再升神
由履礼归于践仁
融入情深而文明
 
第十讲天命修道之美
 
情居性先归仁心
天地生意观气象
喜怒哀乐未已发
曾点气象天理存
孔颜乐处复何求
 
后记生活美学:走向全球与回归本土


书摘:
第一讲  天气时节之美
       ……
       春秋冬夏美循环
       春秋冬夏,四时的变化与轮回,如环之循,如轮之转,组成了中国人的四时之美!
       有趣的是,春秋观念乃是早于四时观念的,道理也很简单,因为春种秋收嘛,春种是新年的开始,秋收是旧年的结束。商代与西周前期,一年只分春秋两时,后来衍生出夏冬,说一个春秋即一年。
       古书当中常说春秋冬夏,所谓“制为四时,春秋冬夏”(《墨子•天志中》),而不是按时节顺序的“春夏秋冬”,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因此,春秋并不是春夏秋冬的节略,因为春秋本身就代表一年两时而非四时,汉族关于四时的明确划分,大约就是在西周末期, 此后形成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时节节奏,诸如春夏秋“三时”说,也是指其中的一种过渡状态而已。
世界上最主要的时间观,大致两种,一种是线性时间(时间延展而勇往直前),另一种则是轮回时间(轮回往复而永无休止)。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皇皇巨著的英国汉学家李约瑟认为,中国时间观仍以广义的线性为主、循环为辅,  但其实二者仍是结合的。
       从古至今,四季变换,中国人都在发出两种时间感喟:一面是对春秋冬夏循环不已的感喟,另一面则是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感喟。这是由于,“古代中国一方面存在循环史观,另一方面存在天地间万物去来、光阴一去不复返这种直线性时间的概念。天地(自然)是永远的,一直存在于那里。时间无始无终。但是,万物(所有个物)出现然后消失,人生不会反复。就连某年桃花园的春夜(时间线上的一刻)一旦逝去,就不会再回来。因次,那一刻= ‘现在’非常宝贵” 。
       这里所指的“桃花园”,乃是李白的那首《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里面的时间意识,其中那句“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恰恰说明直线性时间观在中国的存在。
中国人的诗词歌赋当中,充满了这种时间性的感叹,也就是一种中国人都懂的“春江花月夜”的存在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四时的美感,大概在中国人的审美世界里最为充盈。较早给四季赋诗的,有南朝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收录在宋人郭茂倩编《乐府诗集》里,属“清商曲辞•吴声歌曲”,相传是晋代一名为“子夜”的女子所创制。现存75首,其中春歌20首、夏歌20首、秋歌18首、冬歌17首。
       我们各举一例,以春、暑、秋、冬四字各为开头。
春歌: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夏歌:暑盛静无风,夏云薄暮起。携手密叶下,浮瓜沉朱李。
秋歌:秋夜凉风起,天高星月明。兰房竞妆饰,绮帐待双情。
冬歌:冬林叶落尽,逢春已复曜。葵藿生谷底,倾心不蒙照。
       这种四时模式,不仅囿于中土,还在整个东亚文化圈中皆有回响。最具美感的,我以为是日本女子清少纳言的《枕草子》的开篇:
       春,曙为最。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稍露光明,泛紫的细云轻飘其上。夏则夜。有月的时候自不待言,无月的暗夜,也有群萤交飞。若是下场雨什么的,那就更有情味了。秋则黄昏。夕日照耀,近映山际,乌鸦返巢,三只、四只、两只地飞过,平添感伤。又有时见雁影小小,列队飞过远空,尤饶风情。而况,日入以后,尚有风声虫鸣。冬则晨朝。降雪时不消说,有时霜色皑皑,即使无雪亦无霜,寒气凛冽,连忙生一盆火,搬运炭火跑过走廊,也挺合时宜;只可惜晌午时分,火盆里头炭木渐蒙白灰,便无甚可赏了。 
       这番美的描述,将四季与一天的天气结合了起来,说春天曙时为最,夏天夜色最佳,秋天黄昏好,冬日则是晨朝为妙,并将欣赏天气的感受一并写出,微妙而准确。
       东亚的画家们,无论是中、韩、日,最能感受到不同季节的天地之景。所谓“画山如真山,真山如画山;人皆爱真山,我独入画山”。北宋大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当中的描述最为著名,所谓“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这是拟人化的描述;再如“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所说的是人面对春山、夏山、秋山、冬山时的感受。
       在韩国教书的时候,在博物馆看到了朝鲜李朝时代大画家赵熙龙。韩国作为半岛三面环海,所以那里的画家更关注海山的四季变化,说得也相当绝妙,但显然是从郭熙四时山景那里化出来的。赵熙龙认定,郭熙春夏秋冬四种山的论述,“此语一出,古今看山眼目,尽废矣。非深于画山之理,无以透到妙境也。余居海上,已二岁,阅尽四时之中,海山于他山,大有异焉。春山溟濛如烟,夏山沉郁如积,秋山沓拖如流,冬山炼冶如铁。此意,可赠画海山者,而不看海山,不知,虽看不得起意者,未能” 。大陆画家看春山如笑,半岛画家看春天的海山如烟;前者看夏山如滴,后者看海上的夏山如积;前者看秋山如妆,后者看海上的秋山如流;前者看冬山如睡,后者看海上的冬山如铁。
       实际上,这是建基在最切身的观察之上的,比如春季海山往往被缭绕烟水所围绕,所以看似如烟,再如冬季海山被寒气侵蚀如僵硬的铸铁一般,所以看似如铁。我曾在冬天看中国最北方的海岛时,正有此感,只有曾看过冬日的海山的人,才会对那种色彩的浑厚感与质地的冰冻感记忆犹新。可惜,中土文明对于海景的探索,始终没有朝鲜半岛与日本孤岛那么深入。尽管赵熙龙屡屡感叹没有纵游中原山水,但是他对于海山的描摹可谓相当准确。真如这位韩国大画家所论:“海山如积铁,海水如定贡;海月如悬壁,海气如濛。”其中比喻海水也真好似不动的水银一般,朝鲜时代的文人观察海真是细致入微呀!
       四季不仅是属于自然的,在东亚已经被生活化了,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四季文化。在日本的城市社会中,四季的这类“生活形式”至少出现在三个基本的半仪式化层面上:首先,以一年一次的仪式的形式出现。这些仪式经常有诸如辟邪、长寿、好运等护身的目的,在日本,很多谷物和动物都与神相关,被视为会给人带来福祉。其次,对自然的文化利用在人际层面上起着向客人、朋友或社会上层人士打招呼的作用,在插花活动形成的交往里,会插上季节性的花或植物,并附上必要的诗歌、纸张和花朵,所有这些都与季节性的场合相匹配。最后,自然作为一个公共的、社会认可的娱乐对象,在观赏樱花、秋月、秋叶和下雪的行为中得到了体现。 比如著名的观赏樱花活动,在日本最早开始于奈良时期的贵族圈,在室町时期逐渐蔓延到平民社会,后来成为江户时期城市平民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总之,对于四季的审美感受,在整个东亚都是相当发达的。这种四季美学发源于华夏大地,并影响到周边地区,三种文明在四季审美气质上基本是一致的。
     
        四时幽赏各有色

       在中国文明内部,这种四时审美积淀到了明代,明代生活美学家高濂在《遵生八笺》当中所说的四时幽赏,集大成地总结了国人的四时审美观。其中的春时幽赏十二条,以杭州生活之美为最,包括:孤山月下看梅花、八卦田看菜花、虎跑泉试新茶、保俶塔看晓山、西溪楼啖煨笋、登东城望桑麦、三塔基看春草、初阳台望春树、山满楼观柳、苏堤看桃花、西泠桥玩落花与天然阁上看雨。这种幽赏不仅仅是游玩观景,还有品茗美食,其实是极其生活化的。试举其中的“苏堤看桃花”:
       六桥桃花,人争艳赏,其幽趣数种,赏或未尽得也。若桃花妙观,其趣有六:其一,在晓烟初破,霞彩影红,微露轻匀,风姿潇洒,若美人初起,娇怯新妆。其二,明月浮花,影笼香雾,色态嫣然,夜容芳润,若美人步月,风致幽闲。其三,夕阳在山,红影花艳,酣春力倦,妩媚不胜,若美人微醉,风度羞涩。其四,细雨湿花,粉溶红腻,鲜洁华滋,色更烟润,若美人浴罢,暖艳融酥。其五,高烧庭燎,把酒看花,瓣影红绡,争妍弄色,若美人晚妆,容冶波俏。其六,花事将阑,残红零落,辞条未脱,半落半留。兼之封家姨无情,高下陡作,使万点残红,纷纷飘泊,或扑面撩人,或浮樽沾席,意恍萧骚,若美人病怯,铅华销减。六者惟真赏者得之。又若芳草留春,翠裀堆锦,我当醉眠席地,放歌咏怀,使花片历乱,满衣残香,隐隐扑鼻,梦与花神,携手巫阳,思逐彩云飞动,幽欢流畅,此乐何极。
       这里仅仅所写的春桃的审美,就与天气的变化节奏相配了。
       从大的天气来讲,春桃只能春看,花都是有花季的,“花事将阑,残红零落”就是桃花开败的四月了。这是大节气,而具体赏玩春桃,那就关乎小天气了,高濂居然都以美人之态来比拟。晓烟初破,霞彩影红,那是朝观桃花;明月浮花,影笼香雾,那是夜观桃花;夕阳在山,红影花艳,那是暮观桃花;细雨湿花,粉溶红腻,那是雨观桃花;高烧庭燎,把酒看花则最独特,那是火中看花了,在庭中照明的火炬下边喝酒边赏桃花。
       夏时幽赏十二条,其实都充满了时节感与天气感,如(三月中旬)苏堤看新绿、(春服初成时)东郊玩蚕山、(气凉时)三生石谈月、(三伏时)飞来洞避暑、(湖山过雨)湖晴观水面流虹、(新晴剩雨时)山晚听轻雷断雨、(暑气西沉时)空亭坐月鸣琴、(五六月间时)观湖上风雨欲来与(残春初夏时)步山径野花幽鸟等。
       秋时幽赏十二条,极具色彩感与动静感,有西泠桥畔醉红树(霜红雾紫、点缀成林)、宝石山下看塔灯(辉煌烛天、灯影澄湖)、满家巷赏桂花(珠英琼树、香满空山)、三塔基听落雁(山头树冷浮红、湖岸露寒生白)、乘舟风雨听芦(秋声远近、瑟瑟离离)与六和塔夜玩风潮(海门潮起、月影银涛)等。
       冬时幽赏十二条,有湖冻初晴远泛、雪霁策蹇寻梅、三茅山顶望江天雪霁、西溪道中玩雪、山头玩赏茗花、登眺天目绝顶、山居听人说书、扫雪烹茶玩画、雪夜煨芋谈禅、山窗听雪敲竹、除夕登吴山看松盆与雪后镇海楼观晚炊。其中,听雪一则最清雅:
       飞雪有声,惟在竹间最雅。山窗寒夜,时听雪洒竹林,淅沥萧萧,连翩瑟瑟,声韵悠然,逸我清听。忽尔回风交急,折竹一声,使我寒毡增冷。暗想金屋人欢,玉笙声醉,恐此非尔所欢。
       当今中国人在微博与微信当中伤春悲秋,其实也是继承了古人四时模式。他们在微博和微信上进行日常写作,也好似传统文人进行书法日课一样,融入了许许多多微公民的日常生活程序之中。你会发现,圈内的女性微用户更能敏感地感受到冬去春来的季节变化,那一幅幅花开花落的图像与所配的心情文字,也好似传统水墨画里面的书画合一。写微博、晒心情如采取了文学的各种春秋笔法,实际上更接近古代文人撰写日常性的诗歌来抒怀。不是踏花伤春,就是夏日消暑,不是远足悲秋,就是冬日幽居,这亦是古诗中最常见的题材,中国人的四时审美传统其实从未中断过,难道不是这样吗?!
     
        生生节奏律动感
       春夏秋冬,四季轮转,呈现出宇宙的生命节奏。这种中国式的宇宙观,其实是来自中国人早期的关联性思想,认定天地万物与人都是息息相关的,“这种关联性宇宙观影响了日常活动,如准备食物与药物,对未来的占卜,婚姻的契约,敬神、鬼和祖先,还有凭吊” 。中国古人极其敏感地在其中发现了律动感,这就是中国文化生命的美丽精神。
       于是乎,“四时的运行,生育万物,对我们展示着天地创造性的旋律的秘密。一切在此中生长流动,具有节奏与和谐。古人拿音乐里的五声配合四时五行,拿十二律分配于十二月(《汉书•律历志》),使我们一岁中的生活融化在音乐的节奏中,从容不迫而感到内部有意义有价值,充实而美……中国古代哲人是‘本能地找到了宇宙旋律的秘密’。而把这获得的至宝,渗透进我们的现实生活” ,这就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生活美化的千载智慧。
       中国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早就曾追问——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
       宗先生认为,中华民族很早就发现了宇宙旋律、生命节奏的秘密,以“和平的音乐的心境”去爱护现实与美化现实,相对而言,那就轻视了科学工艺征服自然的权力。这也从美学角度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所谓“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17世纪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中国古代经验科学曾领先世界千年,却未能产生近代实验科学,也是因审美—经验精神的强大,也使得科学—实验精神相对被忽视了。
       中国化的审美,皆要显现生命的盎然生机、生活的灿然活力。无论是审美创造还是审美欣赏,须先与生命的普遍流行浩然同流,据以展露相同的创造机趣。那就要找到宇宙间生生不息的节奏,此乃中国美学形而上道之大问题也,这种浸渍在形下之器当中的道,就是生命的旋律。实际上,复兴生活美学,也就是在重寻中国天地间的这种美丽精神吧。
       当代新儒家方东美先生对天地之美的解析最深妙:“天地之美即在普遍生命之流行变化,创造不息。圣人原天地之美,也就在协和宇宙,使人天合一,相与浃而俱化,以显露同样的创造。换句话说,宇宙之美寄于生命,生命之美形于创造。老子最见得这个道理,所以他把牲畜的长育、亭毒、养覆当作妙道与玄德。妙道之行,周遍天地,玄德之门,通达众妙。其在天地之间,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不断地表现出创造性。” 
       这种天地的生命节律,在中国古代文化与艺术当中蔚为大观。譬如作画,从经营位置的外部而论,“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何谓天地?谓如一尺半幅之上,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中间方立意定景”(郭熙《林泉高致•画诀》);从与天地通气的内部而言,“点墨落纸,大非细事,必须胸中廓然无一物,然后烟云秀色,与天地生生之气自然凑泊,笔下幻出奇诡”(李日华《竹•论画》)。
       天所呈现的乃统一性,地则呈现出了多样性。如此一来,天(地)—气(韵)—艺(道)便融为一体了,美与生、艺与活向来不是截分两橛的,而是一而二、二而一之事,中国生活美学智慧由此而彰显。
       从时间的生生之妙观之,一方面,中国传统审美生活重在变与易的生生不息,亦即生命的变化无穷。阴阳互动,就形成这样一种变化的基本模式,中国古典美学的时空观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所以,《易经•革卦》观四时之变,“治历明时”;《易经•鼎卦》有观空间鼎象,“正位凝命”。这两卦分别象征时境一空境,并阴与阳相推而变“生生之谓易”,共同构起宗白华所谓的“时空合体境”。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生活审美的“变”还重在“变化于无为”,并在“虚”的层面直接与道、气和空的宇宙本体贯通。钱钟书先生曾论:“老子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按‘因应’者,因物而应之也。” 虚无因应(时)意指道家虚无也是因时为业,顺应自然无为而行的。确实,老子贵因时,庄子更以顺邃时宜为美,这就为空间的随时而化、须臾变幻因素之倾注提供了空场,而儒家动而健的生生创化正是其中的另一种内驱力。
       于是乎,中国古典生活美学,特别体贴于传统审美的生生之妙,其实就是在谱写一篇天地大作,我们可以将之命名为《生活与时间》。然而,本章所言说的天,乃是“自然之天”,本书末章所言说的天,则为“天命之天”,这两种天在中国人的宇宙观当中乃是合一的。
       这就形成了两种“合天人”。在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当中,中国人侧重审美性享受,在对天命的顺应应对之中,中国人侧重宗教般的信仰,但二者又是彼此交织的,都指向了境界性的自由与自由性的境界。这才是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为大德的“天地境界”也。
       人美化天,天美化人,生生美意,美美与共!
 

作者简介
       刘悦笛,生活美学倡导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荣誉委员,美国富布莱特访问学者,曾任国际美学协会(IAA)总执委和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长,Humanity Research and Review主编、Comparative Philosophy及Journal of East–West Thought编委。著有《生活美学》、《分析美学史》、《当代艺术理论》、《生活中的美学》、《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艺术终结之后》、《视觉美学史》、《世界又平又美》、《生活美学与当代艺术》、《审美即生活》、Subversive Strategi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Brill, 2011)、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 East and West (Cambridge Scholars, 2014)等,译有多部英文专著,策划“中国小镇美学榜样”评选等多项活动。

 
 

责任编辑:魏雅君
相关新闻
暗香力作新品《盛雪》正式出版
近日,由群众出版社出品的一带一路现实题材长篇小说《盛雪》正式出版发行。这是继畅销书《闷骚》《瓷惑》,电视剧《盛宴》《爱我你别走》《那年小米正芬芳》后,暗香

今日

《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本书讲述中国人延传上千年的生活美学传统。作者从体现华夏文明精髓的天地人观念入手,分享中国人在美食、闲居、游赏、器物等方面极富创造性的审美经验,并分析其内在

72天前

散文|篱园小记
刘 奇(湖南湘潭) 抬头看向天空,湛蓝如洗。篱园掩映于翠绿的溪流、菜畦、稻田、荷塘中,清风掠过,稻香扑鼻,荷叶轻摆,苇丛沙沙;白鹭踩着轻盈的舞步,在田间、溪

117天前

漂逝的扁担
文/刘雨歌(湖北十堰) 站在高高的山岗,面朝堵河瞭望。 牛玉清的家住在房县以西的姚坪乡,离穿山而过的堵河边约有两公里处的陡峭山坡上,坐在门口就能将一河无声无

333天前

刘雨歌:神驰楚地十堰 体味车城
刘雨歌(湖北十堰) 如果说想寻找一个城市的记忆,那就要找到这个城市最老的那条街。这里是人们最初生活的地方,这里有古老的建筑,如弓月小桥、包浆石板、古朴民居以

335天前

长篇非虚构叙事《海南岛传》举行
2020年11月23日上午九点,由海南省文联、新星出版社联合主办,海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海南岛传》首发式座谈会在海口举办。各方领导、专家高度重视,与会者包括

403天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