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思 出版:当代中国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当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从军事斗争到新中国建设的历史任务转变,在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人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坚定的政治信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情怀,积极应对国内国外复杂局面的挑战,采取了土地改革、治理黄河、发行人民币、抗美援朝、反腐败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开拓探索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选读
选读
继军事斗争之后的“第二场决战”——土地改革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事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实行土地改革,因为这是在中国大地上推翻几千年封建土地制度,使中国农民获得真正解放的伟大斗争,无疑值得浓墨重彩地记上一笔。从当时实际情况来看,实行土地改革,也是稳定新中国的重大举措。如果土地改革失败了,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就会失去亿万农民支持这一重要基础,工农联盟就会解体,新中国人民政权就会垮台。所以,1949年12月4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形容说:“这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
陈永贵捡到一块银圆为什么乐得不得了
农民与土地有着血肉相连的情结。农民一生就是盼着有一块自己的土地,才能安身立命。
后来成为著名全国劳动模范的陈永贵,在老解放区土改时,分得一块土地后,心中的甜蜜和幸福,是说不完的。他这个过去没有一分土地的雇农,带着自己的儿子在自己分到的土地上耕种,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他的儿子在这块土地上捡到一块银圆,使陈永贵乐得不得了,认为这块土地给他带来了好运。
这个事例说明,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当年,连陈永贵这样有很高觉悟的农民,也喜爱土地。几千年来,广大农民深受封建制度的压迫,世世代代过着贫苦的生活。他们的劳动所得,大部分以地租的形式交给了地主,每到灾年,他们往往失去生活来源而流离失所,许多农民被饿死。其原因也是这些农民失去了土地。正因为这种处境,农民迫切希望推翻封建制度,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他们具有很强的革命性。而农民革命性的源泉,就是想得到一块自己的土地。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个道理,在革命斗争中着力帮助农民解决土地问题。有了这个前提,广大农民才能在共产党领导下,与工人阶级结成联盟,并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重大贡献。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有广大农民的支持,才使中国共产党得以生存发展壮大。在抗日战争中,在广大农民的支持下,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得到发展。在解放战争中,由于有广大农民的支持,中国人民解放军仅仅用三年时间就打败了国民党,成立了新中国。毛泽东说过这样的话:中国的主要人口是农民,革命靠了农民的援助才取得了胜利。当年,陈毅也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农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中国共产党能够成立新中国,农民是立了大功的。因此,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共产党一定要给农民以实际利益。怎样做才能给农民以实际利益?从小生长在农村,在大革命时期又亲自领导过农民运动的毛泽东深知,给农民以土地,就是给农民以最大利益,而要给农民土地,就必须实行土地改革。
同时,毛泽东也考虑到了中国今后工业化和农村现存矛盾这两个因素。就国家工业化来说,毛泽东是这样认为的:国家工业化要靠农民的援助才能成功。就农村矛盾来说,毛泽东对这样一种情况看得很清楚:新中国成立后,就全国来说,封建统治已经被推翻了,但是,在广大新解放区的农村,封建土地制度还存在,这是一个矛盾。如果不改变现存土地制度,农民依然处在封建制度之下,他们就会看不到共产党给他们带来什么利益,就会与共产党离心离德,工农联盟就会瓦解,新中国政权就不稳固。
因此,毛泽东在开国之初就下定决心:新中国成立后要立即进行土地改革,使农民真正翻身做主人;新解放区的3.1亿农村人口,要用三年时间完成土改,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为了统一各阶层对中国共产党这个重大决策的认识,顺利完成土改任务,毛泽东强调:工人阶级应当积极地帮助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也应当赞助这种改革,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更应当采取这种态度。他还说过这样的话:战争和土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时期内考验中国一切人、一切党派的两个“关”。1950年6月23日,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致闭幕词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战争一关,已经基本上过去了,这一关我们大家都过得很好,全国人民是满意的。现在是要过土改一关,我希望我们大家都和过战争关一样也过得很好。大家多研究,多商量,打通思想,整齐步伐,组成一条伟大的反封建统一战线,就可以领导人民和帮助人民顺利地通过这一关。”
但是,要通过土改给农民以土地,又谈何容易!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也限制了许多人的认识,他们认为,土地关系是不能改变的。过去土改时,就有地主说:我的土地是祖上留下来的,你种我的地,就得交租子,这是天经地义。很多农民也有这种认识:地主的土地是人家的,咱们给人家种地,人家给工钱,租人家的地种,就得交租子,这是千百年来的“老理儿”。
参加过晋察冀区土改的丁玲,曾描述了发动农民参加土改的困难。一个老佃农总是说:“唉,地是人家的嘛!”只有觉悟了的贫雇农才说:“人家的、人家的,你12年的租子,还买不下那几亩地!”“以前咱总以为咱欠江世荣(地主)的,前生欠了他的债,今世也欠他的债,还也还不清。可是昨天大家那么一算,可不是,咱给他种了6年地,一年8石租……六八四十八石,再加上利滚利,莫说15亩地,50亩地咱也置下了!咱们穷……就是因为他们吃了咱们的租子。咱们越养活他们,他们就越骑到咱脖子上不下来。”
作者简介
陈思(笔名完颜亮、霞飞等),满族,1979年出生,黑龙江人,中共党员,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领域为习近平思想和经历、党史、国史、清史、近现代史。参与课题并担任主笔的著作有:《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在正定》《习近平在福州》《习近平在福建》。主持的课题有:中央党校重点课题“百年党史大家谈”(成果8篇发表在“国家高端智库”《思想理论内参》)。出版个人专著主要有:《开国大事件》(入选“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向老年人推荐的100本优秀图书”)、《毛泽东读古典名著》《国家荣光》《王府的前世今生》《康熙的大墙》;主编著作有《焦裕禄的九年洛阳岁月》等。发表学术论文、调研报告10余篇,党史、国史等历史类文章100余篇。文章多次被人民网等媒体和《学习活页文选》《马克思主义文摘》等期刊转载。